-
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 促进企业创新——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澄
-
作者:江彦 吴澄 来源:中国制造业信息化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企业创新 制造业信息化 自主创新 产品开发 吴澄 信息化过程 充分利用 创新工具 企业管理 虚拟制造
-
描述: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 促进企业创新——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澄
-
《滕王阁序》中之“吴会”音释辨正
-
作者:鲁华峰 胡岚 来源:学语文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滕王阁序》 “吴会” 《语文》第四册 王应麟 名篇 高中
-
描述:《滕王阁序》中之“吴会”音释辨正
-
谈项安世易学对吴澄的影响
-
作者:张国洪 来源:周易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项安世 易学 象 辞 吴澄
-
描述:,表现出与项氏易学不同的特点。
-
谢稚柳书札:致吴灏(之六)
-
作者:吴泰 来源:收藏.拍卖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札 七十年代 经济困难 作画 写字 纸质
-
描述:材质的随意性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谢师公在七十年代以前.无论写字作画对纸的要求都非常高。以前写字作画都较工细.故对纸质的要求更加严苛:然而自七十年代开始,书法由老莲钵旋而学张旭草书;绘画则由工转粗:而且时值经济困难,百物奇缺.也由不得你去挑三拣四的,[第一段]
-
谢稚柳书札:致吴灏(之八)
-
作者:吴泰 来源:收藏.拍卖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札 谢稚柳 吴灏 收藏 书法
-
描述:有目的学习与无意中发挥谢师公于七十年代开始专门研究,学习张旭的书法,尤其是学习《古诗四贴》如醉如痴。张旭草书,变化多姿而不失规矩;书写时顿挫使转,刚柔相济,张弛有度;书体雄强奇伟,纵逸豪放,神采风扬,大有急雨旋风之势。在布白章法安排上,疏密悬殊,采取较奔放,写意的抒情形式;[第一段]
-
谢稚柳书札——致吴灏(之七)
-
作者:吴泰 来源:收藏(拍卖)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记 《淳化阁帖》 传播工具 赵光义 宋太宗 唐人 书法 摹本 收藏 文体活动
-
描述:一段]
-
留些好的给别人:吴宏一《留些好的给别人》随礼
-
作者:陈庆元 来源:闽台文化交流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留些好的给别人:吴宏一《留些好的给别人》随礼
-
留些好的给别人:吴宏一《留些好的给别人》随札
-
作者:陈庆元 来源:闽台文化交流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授 大图书馆 福州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香港中文大学 福建 橘子 台湾大学 母亲 清代
-
描述:此地步,令人扼腕。惯例,假期图书馆每周开放一至两次(古籍部一次,基库两次),师大图书馆的方馆长和古籍部的郑主任,特地为吴教授开馆接待,风雨天,他们放弃休息,令吴教授和我都十分感动。此行,吴教授赠《留
-
曲海寻踪——吴地宋元明清几位戏曲家演艺、作品之杂考
-
作者:王染野 来源: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韫玉 《荆钗记》 《牡丹亭》 金德辉
-
描述:宋末元初,大词人张炎的《山中白云词》中有一题《满江红》,是赠给韫玉的,韫玉是南宋时演员而非传奇;《荆钗记》作者非明代宁献王实乃元代柯丹邱;汤显祖《牡丹亭》原为宜黄戏后由吴门文士移植为昆剧;清代金德辉
-
晚清古文研究——以陈用光、梅曾亮、曾国藩、吴汝纶四大古文圈
-
作者:柳春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晚清古文 桐城派 声音现象 曾国藩 古文教育
-
描述:和吴汝纶四大古文圈子为中心,考察它们的形成过程,分析古文圈子内部的复杂性和丰富性。认为晚清古文进程也是桐城派古文从江南传播到全国、由兴盛走向衰亡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它与不同地域文化有冲突,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