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传统史学的批评模式
-
作者:陈剩勇 来源:学习与探索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传统史学 历史家 司马光 学术性 伦理性 衡评 《通鉴》 王安石 现实政治 历史现象
-
描述:不是从社会的发展、运行和演化中进行历史主义的考察,而是满足于对历史事件、人物的伦理价值判断,满足于对历史现象的褒贬惩劝,这类衡评应归入伦理道德的价值体系中,因为在中国传统社会,这一衡评模式体现了儒教伦理纲常和当朝现实政治的需要。
-
宋代史学三厄
-
作者:丁海燕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 王安石变法 历史真实 史学史 史书编纂
-
描述:马光:《进
-
虞集的史学
-
作者:周少川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虞集 史学思想 史学家 欧阳玄 经世 元朝 史料价值 多民族国家 德治 程朱理学
-
描述:园学古录序》)。他的《道园学古录》和《道园类稿》中有大批传记、碑铭和序跋,史料价值极为丰富。历来评论虞集,多重其文学,而忽略了他在史学上的成就。这里拟对虞集的史学思想和史学实践作一考察。一虞集的史学
-
史学应是党政干部的必修课
-
作者:朱华 来源:党政论坛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 统治阶级 结绳记事 人类社会发展 原始社会 马克思主义 可追溯 阶级分析方法 史官 巫史
-
描述:记言,右史记事”,责任重大。为什么人们,特别是统治阶级如此看重史学呢?答案只有一个:
-
论曾巩的史学思想
-
作者:喻进芳 来源:理论月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曾巩 史学思想 史学思想 得失 得失
-
描述:曾巩是一位颇有史才的文学家,其史学思想以儒家道德为基础,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史学理论,但同时也可以看到在儒道统摄下,其史学思想的得与失。
-
吴炳新成就“三株”成就自我
-
作者:赵静 苏菲 来源:中国工商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医药 工业企业管理 企业家 中国
-
描述:吴炳新成就“三株”成就自我
-
药名联成就《牡丹亭》
-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与当时的名医朱震亨交往甚笃。朱震亨不仅精通医道,也爱好文学。
一日,汤显祖登门造访,适逢朱震亨午间小憩,他发现书案上有篇绝妙戏文:“牡丹亭边,常山红娘子,貌若天仙,巧遇推车郎,于芍药亭畔,就牡丹花下,一见钟情,托金银花牵线,白头翁为媒,路路通顺,择八月兰开成婚,设芙蓉帐结并蒂莲,
-
司马光文学成就述论
-
作者:宋衍申 来源: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文学成就 资治通鉴 王安石 欧阳修 古文运动 王莽 赤壁之战 战争 诗歌创作
-
描述:文,三百九十篇奏章,七十八篇书启,六十三篇论、议、评,二十五篇序,十篇记,五
-
虞集的诗文成就
-
作者:查洪德 来源:殷都学刊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虞集 道园学古录 元代诗文
-
描述:虞集在元为一代之文宗,在当时具有极高的地位和影响。但今天看来,他的成就不足以当此盛誉,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客观地分析了他的诗文成就,考查了他诗文创作得与失的原因。
-
李白词的真伪及其成就
-
作者:何世华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白 《菩萨蛮》 《忆秦娥》 相思之情 音尘 乐游原 玄宗 调名 西风 胡应麟
-
描述: 李白是唐代著名的大诗人,诗风雄奇豪放,他的诗是古代诗坛的高峰。但他也偶而作词,今传《菩萨蛮》与《忆秦娥》词各一首。关于李白词作真伪问题,历史上就是一桩聚讼的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