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古代的上访制度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百科知识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上访  古代  《周礼》  皇帝  中央  法律 
描述:程序后,或者官员都不受理时,才可以敲登闻鼓向皇帝直诉。如果向皇帝“越级上访”,那么也构成越诉。拦轿申冤叫做“邀车驾”,属于“越诉”,唐代法律规定笞四十。明朝法律规定:告状者冲入皇帝仪仗,就可判死刑。随着京控者越来越多,明清两朝应对京控的措施也越来越严厉。明朝晚期每一朝皇帝都会出台严控京控的新政策。清朝规定,上访者只可敲设于都察院和步军统领衙门之外的“鸣冤鼓”,但不允许“邀车驾直诉”。 车辆左右行驶的由来 车辆一般靠右行驶,它起源于欧洲大陆规定当时军人和军队一律靠右侧行走。这是因为当时的欧洲军人都是左手持盾牌,右手执矛和剑,实行靠右侧行走的规定,双方在路上相遇时,可以从对方持盾牌的一侧走过,避免冲突和误会。后来,这项规定专用于交通上,并一直沿用下来。有趣的是,在当今世界上,有不少国家的车辆不是靠右侧而是靠左侧行驶。
冰箱,从古代就有
作者:丰木子  来源:小学生文摘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冰箱  古代  《吴越春秋》  《周礼》  人类  记载 
描述:冷宫”。“冷宫”兼具现代冰箱、空调的功能。
收藏古代玉琮
作者:邓海平  来源:致富时代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玉琮  古代  收藏  《说文解字》  《周礼》  瑞玉 
描述:“琮”最早出现于《周礼》等古箱。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注:“琮,瑞玉,大八寸,形似车,两字合成一字。”这是对琮的最早定名。
王安石诗歌用典探析
作者:姚涛  来源: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用典  用典  诗歌  诗歌  典源  典源  阶段性  阶段性  心态  心态  影响  影响 
描述:王安石诗歌最重要的特色之一是善于运用典故,体现了宋诗以才学为诗的特色,肇江西诗派的先路。文章对王安石诗歌的典源进行了考察,并探析了其用典的阶段性特征和用典心态,进而对荆公体及其用典在宋代诗歌史上
描绘出不同景色的《古代诗歌五首》
作者:余丹斐  来源:文教资料(初中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诗歌  白居易  王安石  辛弃疾  景色  描写  孟浩然  马致远  解释  钱塘 
描述:~~
古代诗歌鉴赏训练一组
作者:韦秉文  来源:中学生阅读(高中版)(上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政治抒情诗  唐诗  梅花  不同之处  艺术手法  阅读  赏析  王安石  神话传说  示例 
描述: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原创古代诗歌鉴赏试题
作者:李学开  来源:湖北招生考试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恨歌  唐玄宗  杨贵妃  白居易  解题思路  比较阅读  爱情悲剧  诗歌鉴赏  蜀道  李觏 
描述: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读长恨辞李觏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王不动心。马嵬①袁枚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试析李觏诗歌的哲学思维
作者:王群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辑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诗歌  诗歌  哲学思想  哲学思想  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  艺术探索  艺术探索 
描述:北宋思想家、哲学家李觏的诗歌创作充满了思想哲学方面的思索,既反映了宋代知识分子的良知与责任感,也表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倾向和朴素的辩证观点。在诗歌艺术方面,他以深邃的洞察力、多样的艺术风格、富有特色
浅论王安石的诗歌审美心理及其嬗变
作者:刘文辉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诗歌  审美心理  意象  艺术思维 
描述:审美心理是属于文艺心理学的范畴,它与作家的艺术创作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王安石作为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伟大诗人,其诗歌艺术创作的发展变化凸现出其审美心理及其嬗变,这一点鲜明地表现在王安石对审美意象选择
虞集诗歌的情感流变
作者:李超  来源: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虞集  诗歌  情感  自我角色  变化  成因 
描述:角色的变化,有助于更好了解虞集在朝在野的复杂思想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