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题材 两朵奇葩——王安石、萨都刺词作比析
-
作者:杨同庚 来源: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六朝古都《桂枝香·登临送目》 《满江红·金陵怀古》 创新 规律
-
描述:金陵怀古是我国古代文学创作的传统题材之一,隋唐以降佳作极多,《桂枝香·登临送目》与《满江红·金陵怀古》便是其中的两朵奇葩。通过对王安石、萨都刺这两篇名作的对比赏析,探析了六朝怀古诗词创新的某些规律。
-
浅议王安石的散文创作
-
作者:李亚静 来源:青海师专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散文 创作 创新
-
描述:与文学创作上的创新,在宋代这个大舞台上,留下了串串雄音。
-
诚信笃朴,学验俱丰: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刘绍贵主任中药师
-
作者:刘红宇 来源:中医药导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贵 学术理念 继承 创新
-
描述:承,并不断创新,发扬光大。
-
王安石会才女发明“喜喜”字
-
作者:暂无 来源:番禺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北宋时,20岁的王安石赴京赶考,到了江宁马家镇,该镇马员外正在征联择婿。马员外之女不仅俊秀,而且自幼熟读四书五经,琴棋书画无所不通。马员外依女意以联择婿,门上所挂两盏走马灯,一盏上书:“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
王安石想会会这位才女,可惜没有时间,只好与书童继续赶路。
王安石会试第一个交卷
-
王安石发明史上第一个公务员制度
-
作者:暂无 来源:现代金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在宋代,文人都有纳妾的风气。但是有一个著名的文人,他无论如何也不肯纳妾。这可急坏了他的原配妻子,要是别人说她是河东狮管得太严怎么办呢?于是,她为丈夫偷偷找来了一个小妾。不料,如此“贤淑”的夫人却被他批评了一顿。这个人就是王安石。
昨日,在宁波市图书馆“天一讲堂”,《百家讲坛》最年轻的主讲人、南京师
-
王安石佚书《礼记发明》辑考
-
作者:潘斌 来源:古代文明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礼记》 《礼记》 《礼记发明》 《礼记发明》
-
描述:》等著述,从中采辑王安石《礼记》训释65条,合为一编,以见王安石《礼记发明》之梗概。
-
《牡丹亭》后,又添情种:论晚清传奇《蝶归楼》
-
作者:朱恒夫 来源: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蝶归楼》 《蝶归楼》 黄治 黄治 《牡丹亭》 《牡丹亭》 创新 创新
-
描述:衔接得更加紧密,也更具有艺术的真实性。由于该剧思想先进,结构奇妙,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语言既雅致又本色当行,被罗瘿公、程砚秋改编为京剧剧目《鸳鸯冢》。
-
认同与超越:论胡应麟小说理论对古代小说概念厘清的重要作用
-
作者:陈丽媛 来源: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说概念 小说概念 文体特征 文体特征 继承 继承 创新 创新
-
描述:胡应麟的小说观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已经触及到了小说文体的本质特征,有重要的新变意义。对古代小说概念的精细化和文体的独立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小说观念是建立在他对小说文体独立性的充分尊重及对小说文体的全面研究的基础上的。
-
从青春版牡丹亭看昆曲在新时代的创新和发展
-
作者:李雅岚 来源:黄河之声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昆曲 创新 美学理念 跨文化传播
-
描述:了古老剧种焕发崭新生机的密码,在美学理念、跨文化传播、呼应市场等方面给予了昆曲创新和创作多方面的思考和借鉴。
-
素质教育应是我国自学考试教育的主旋律
-
作者:汪俊武 来源: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素质教育 自学考试 教育 改革 创新
-
描述:的自身改革与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将是其在新世纪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