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515)
报纸(243)
学位论文(14)
图书(14)
会议论文(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95)
地方文献 (44)
地方风物 (16)
宗教集要 (14)
非遗保护 (11)
红色文化 (7)
才乡教育 (3)
文化溯源 (3)
按年份分组
2012(69)
2011(58)
2010(70)
2008(34)
2007(38)
2006(24)
2005(25)
1995(16)
1987(13)
1986(15)
按来源分组
中国戏剧(3)
视野(2)
奋斗(1)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1)
核地知与行(1)
上海土地(1)
观察与思考(1)
喜剧世界(下半月)(1)
杉乡文学(1)
企业管理(1)
白云黄鹤与晴川鹦鹉
作者:陈莎  来源:地图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鹤楼  历史  设计  文化 
描述: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楼以文名,如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王勃的《滕王阁序》使岳阳楼、滕王阁闻名天下,崔灏的诗也成就了黄鹤楼。黄鹤楼现在是武汉最有名的景点,成了武汉的标志。
王安石眼中的“富二代”
作者:朱凤俊  来源:语文天地:高中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富二代”  金陵怀古  历史 
描述:闲来翻书,不经意间又读到王安石写的《金陵怀古》。这是他以金陵的兴亡历史为题材所作的四首七律.其中第一首就着实让人感慨万端,前四句这样写道:“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
千古难评王安石
作者:马立诚  来源:各界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北宋王朝  历史  个人 
描述:从仁宗时代的"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到徽、钦二帝的"靖康耻,犹未雪",北宋王朝由盛而亡,只经历了短短100年时间.而这份亡国的罪状书,很久以来,都由王安石一个人背负着.
曾巩,被掩盖的能臣
作者:晏建怀  来源:时代发现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才能  中国  历史 
描述:1057年,39岁的曾巩考上进士。在这之后,除了在京城当过几年集贤校理、实录院检讨官外,他大部分时间都在浙江、山东、江西、福建等地的基层任职,前后长达10余年,所到之处,打击豪强、抵制兼并、兴修水利、减赋救灾,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实事好事,成效卓著,颇有政声,是那个时代少有的能臣干吏。
王安石
作者:暂无 来源:学苑教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历史  中国  北宋 
描述: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封为舒国公,后又改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
展览·活动
作者:暂无 来源:中外文化交流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展览  湖北省博物馆  中国文化  《牡丹亭》  颁奖典礼  文化中心  丝绸之路 
描述:中国文化风席卷英伦英国近日报道,中国文化艺术创作2008年将冲出世界,向全球展示其音乐、舞蹈和视觉艺术的丰富创意。这股文化潮流率先吹到英国,将于2月7日鼠年初一在全英国举办《现今中国》(ChinaNow)的中国文化艺术
活动速递
作者:暂无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第七届亚洲投资基金峰会8日在厦门举行。与会嘉宾就欧债危机背景下,中国投资环境、战略性新兴行业走势、风险投资与私募股权投资热点等问题展开讨论,认为中国拥有很多的投资机会和非常广阔的投资前景。他们还对中国企业的境内外投资、创业企业的经营管理等方面给出专业的意见和建议。 (见习记者 张静雯)
"行规"不应是商业贿赂的理由
作者:暂无 来源: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商业贿赂  专项整治  啤酒有限  重庆市  工商局  责任  区域  立案  价值  活动  广安  调查  案件 
描述:近日,华润蓝剑(广安)啤酒有限责任公司涉嫌巨额商业贿赂,被重庆市工商局立案查处,并被暂扣了1万多件、价值30多万元的啤酒.这是该局开展商业贿赂专项整治活动以来调查的涉及区域最广、金额最大的案件.
治理犯罪必先于教化:北宋思想家李觏教育思想管窥
作者:李宝柱  来源:长安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  北宋  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  历史  历史  中国  中国 
描述:治理犯罪必先于教化:北宋思想家李觏教育思想管窥
毁誉从来不可听 是非终究自分明:论《警世通言》中的王安石
作者:栗文杰  来源:科教文汇·上旬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警世通言  警世通言  王安石  王安石  文学  文学  历史  历史 
描述:在《警世通言》中有两篇描写王安石的文章,一篇是《拗相公饮恨半山堂》,另一篇是《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这两篇文章对同一主人公王安石一贬一褒。本文通过对《警世通言》编纂目的及这两篇文章创作背景的分析,论述宋朝、明朝对王安石这一形象的认识转变过程及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