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我愿意以他为模范”:郭沫若论王安石
作者:冯锡刚  来源:郭沫若学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政治家  人民本位  球型天才  人格 
描述:郭沫若论王安石 ,特别推崇他作为政治家的远见卓识 ,从“人民本位”的原则出发 ,过分赞扬了王安石变法 ,这与论者的政治活动家本色不无关系。王安石的多方面的才能和人格修养也是论者心向往之的重要方面
放翁心目中的王安石
作者:李强  来源:阴山学刊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人格  学术  诗艺  交游 
描述: ,另一方面也与他自身的人格追求有关。
试论汤显祖的人格理想及其内涵
作者:毛小曼  来源:中文自学指导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格理想  内涵  处世原则  价值立场 
描述:有助于了解明代晚期的社会心理和人文思想,同时也可为深入研究汤显祖和“临川四梦”提供可资参考的角度和视野。
顺应论视角下《牡丹亭》英译之创造性叛逆现象研究
作者:郑丹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造性叛逆  顺应论  《牡丹亭》翻译  忠实 
描述:以此来使读者更加准确地理解翻译中存在的一些客观现象并对翻译标准有一些新的理解。此外,它使我们更加关注译者的主体创造性,承认译者在翻译活动中所做的成果和贡献。此论文试图从顺应论角度对我国古典戏剧奇葩
从汪译《牡丹亭》下场诗看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
作者:刘庚玉 郭军  来源:怀化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造性叛逆  创造性叛逆  牡丹亭  牡丹亭  下场诗  下场诗 
描述:面来描述创造性叛逆现象,以此说明创造性叛逆在文学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过程中的必然性。
青春版《牡丹亭》现代启示录
作者:宁宗一  来源:天津日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牡丹亭》  白先勇  心灵自由  海峡两岸  启示录  艺术家  中国昆剧  创造性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描述:1956年4月18日《人民日报》以浙昆的《十五贯》为主题,发表了《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的专题社论,从此,昆剧院团纷纷成立,昆剧艺术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到了21世纪,经过白先勇先生精心打造的、由海峡两岸艺术家共同合作的青春版《牡丹亭》在整整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又在海峡两岸出现前所未有的轰动效应,
青春版《牡丹亭》的现代启示录
作者:宁宗一  来源:光明日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牡丹亭》  白先勇  心灵自由  启示录  海峡两岸  艺术家  中国昆剧  创造性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描述:1956年4月18日,《人民日报》以浙江省昆剧院的《十五贯》为主题发表了《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的专题社论,从此,昆剧院团纷纷成立,昆剧艺术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整整半个世纪后的今天,经过白先勇先生精心打造、由海峡两岸艺术家共同合作的青春版《牡丹亭》又在海峡两岸产生前所未有的轰动效应,多么巧合
浅谈陆象山的“尊德性”思想
作者:修淦川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尊德性  教育思想  发明本心  “求放心”  心学理论  道德品质  教育人  创造性  “德” 
描述:浅谈陆象山的“尊德性”思想□修淦川陆象山是中国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他作为中国“心学”(哲学)的创始人,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他的心学理论和教育思想十分丰富,其中:“尊德性”是他的心学理论和教育思想库中一大重要内容和一个灿烂的闪光点。“尊德性”...
谈《醉翁亭记》中“也”字句的运用
作者:徐定  来源: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醉翁亭记  欧阳修  语言特色  运用  语言形式  王安石  全文  节奏感  创造性  辛弃疾 
描述:为什么要采用这样一种独特的句式? 王安石曾在《祭欧阳文忠公》中,对欧阳修的人格和文风作过极高的推崇和评价,并说:“世之学者,无问乎识与不识,而读其文则其人可知。”这番中肯之言,无疑给我们提供了更
小语课堂应是培育创造力的土壤:对新大纲关于“培育创造力”的
作者:熊生贵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造力  小语课堂  新大纲  创造性  教学目的  教学方法  人的发展  训练学  相关系数  培养创造力 
描述:小语课堂应是培育创造力的土壤:对新大纲关于“培育创造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