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210)
期刊文章(1158)
图书(29)
学位论文(17)
会议论文(1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393)
地方文献 (12)
才乡教育 (11)
红色文化 (5)
文化溯源 (4)
宗教集要 (2)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4(202)
2013(120)
2011(181)
2009(215)
2007(88)
2006(48)
2004(29)
2003(31)
1999(30)
1992(18)
按来源分组
美术界(5)
经济日报(4)
驼铃(3)
商丘日报(3)
初中生·二年级(1)
中学生阅读初中(读写)(1)
天津社会科学(1)
文学遗产(1)
江海学刊(1)
史学月刊(1)
否,应是民肥官瘦
作者:徐迅雷  来源:记者观察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法治政府  美国联邦政府  地方政府  依法治国  管理工作  政府法治  精官简政  公务人员  公务员  企事业单位 
描述:否,应是民肥官瘦
否 应是民肥官瘦
作者:徐迅雷  来源:四川文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官员  小政府大社会  政治文明  官本位  市长  廉政  理想  干部  工商  我国古代 
描述:谁坐在中间?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一位名叫武克钢的中国商人,最近参加一个政府代表团到德周考察,到了汉堡,市长和商会会长两个人来迎接。等到吃饭时,大家惊讶地发现,商会会长是坐在中间主座的,市长却坐在旁边。
否,否,应是“青蘋之末”
作者:郝铭鉴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萌芽阶段  萌芽阶段  《风赋》  《风赋》  描绘  描绘  土壤  土壤 
描述:当事物尚处于萌芽阶段时,人们经常会引用一句话:“风起于青蘋之末。”这句话出于宋玉的《风赋》。原文是这样说的:“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蒴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壤之口……”它描绘的是风的生成和强大的过程。这句貌似耳熟能详的话,其中的“青颓”二字,在实际使用中却是五花八门,让人奠衷一是。
否,否,应是"青蘋之末"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学生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当事物尚处于萌芽阶段时,人们经常会引用一句话: "风起于青蘋之末."这句话出于宋玉的<风赋>.原文足这样说的:"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壤之口……"它描绘的是风的生成和强大的过程.
否,否,应是“青蘋之末”!
作者:米虹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萌芽阶段  《风赋》  原文 
描述:当事物尚处于萌芽阶段时,人们经常会引用一句话:风起于青蘋之末。这句话出于宋玉的《风赋》。原文是这样说的:夫风,生于
否,否,应是民肥官瘦?
作者:徐迅雷  来源:党的生活(黑龙江)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进入2005年,云南红酒业的董事长武克钢和他倡导的工商文明进入公众视野.武克钢曾是改革开放的标志性人物袁庚的助手,32岁便成为深圳蛇口工业区常务副区长,曾是中央党校市长班中最年轻的学员;还拥有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博士学位,目前仍为该校的客座教授.
否?否?应是绿肥红瘦!:蜜蜂文化随笔九
作者:周贤森  来源:蜜蜂杂志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收到他寄来的这本书和一封信.
陆九渊军著作研究
作者:王心田  来源:武汉大学出版社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陆九渊  1139  1193年  研究 
描述:陆九渊军著作研究
多一点“囍”——王安石的“小发明”
作者:刘亮  来源:洛阳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表弟即将喜结连理,要我陪他去买婚庆用品。看到红红的“囍”字,我不由想到了自己去年结婚时的热闹场面。 现在,人们结婚办喜事总要把两个大红“囍”字贴在门前,以示庆贺。“囍”俗称“红双喜”,取其喜事成双之意,已经是当今婚庆活动中的必备汉字。通常新人结婚住所的房门、窗户、家具以及经常使用的物品上都会贴上
花城否,应是绿肥红瘦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花城否,应是绿肥红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