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580)
报纸(1503)
学位论文(38)
图书(35)
会议论文(2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026)
地方文献 (56)
红色文化 (39)
非遗保护 (31)
才乡教育 (11)
宗教集要 (6)
地方风物 (5)
文化溯源 (3)
按年份分组
2014(348)
2012(281)
2011(241)
2010(437)
2008(157)
2002(47)
1998(36)
1990(26)
1967(1)
1962(5)
按来源分组
其它(73)
商丘日报(10)
经济日报(5)
武进日报(4)
安徽商报(4)
深圳特区报(4)
中华儿女(3)
萍乡日报(2)
中华儿女(海外版)·书画名家(1)
运动研究(1)
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省级重点建设村工作会在腾召开:李纪恒
作者:暂无 来源:保山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讯 8月3日,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省级重点建设村工作会议在腾冲召开。会议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建设水平,打造一批新亮点,总结一批新经验,探索一条新途径,巩固和发展全省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态势,推进省级重点建设村工作再上新台阶。 省委副书记李纪恒出席会议并
王益庭上承认受贿过千万-日前在北京一中院受审涉嫌行贿港商
作者:暂无 来源:都市晨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4月1日是“愚人节”,也是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王益的生日,有人戏称其“愚人王益”。然而,今年的愚人节,注定与王益已经度过的53个生日截然不同,因为他已经从副部级官员沦为阶下囚。前天,王益在北京市一中院出庭受审,检方指控其受贿1190多万元。令人震惊的是,王益涉嫌犯罪一案,有两个著名女明星牵涉其中。
亮工《读画录》及其画事研究
作者:郭奕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亮工  《读画录》  画评 
描述:为鉴藏家、画评家的亮工的完整形象,并总结出亮工的画评特点与审美倾向。
《李灏深圳特区访谈录》上架 亦楣
作者:暂无 来源:晶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晶报讯(记者 亦楣)为纪念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由深圳市史志办公室编辑、海天出版社出版的《李灏深圳特区访谈录》一书近日在深圳各大书城全线上架。 李灏是深圳经济特区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
李灏到我市考察 梁黎明国辉等陪同
作者:庄启旻  来源:舟山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记者 庄启旻 本报讯 10月16日至18日,广东省原副省长、深圳市原市委书记、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灏到我市考察。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梁黎明,市委副书记、市长
紫芝《竹坡词》交游唱和人物三考
作者:徐海梅 刘尊明  来源:江淮论坛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紫芝  《竹坡词》  交游人物  陈相  王之道  王相如 
描述:然作品多散佚不传;王相如与紫芝为总角之交的同里好友,建炎三年死于非命,紫芝与他的唱和之作最多;王之道与紫芝交游时间较长,唱和亦多,有《相山集》和《相山词》传世。
由《论成学礼》看汤用彤与儒学的现代转化
作者:赵建永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用彤  儒学  礼教  中国文化  主体性道德人格  周礼  学礼  现代价值    立国之本 
描述:教育和治国理念中的主导地位,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产生了深远影响。周礼的各种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是儒家产生的直接源头。经孔子述传,“礼”遂成为儒学的核心范畴,形成了礼仪之邦的中华民族独特的气质。新文化运动时期,礼教遭到新派人物的猛烈批判,将礼教的人文教育精神与封建纲常制度混同起来而全盘否定。由于对于礼教
老子《道德经》中“礼”之探微:兼及早期孔之礼比较
作者:许彦龙  来源: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子  孔子  周礼  道德  仁义  《道德经》 
描述:非指向同一层面,但内在精神具有一致性;二者都对周礼进行了批判性改造。
《闽小记》中亮工“七不解”浅释
作者:施晓宇  来源: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亮工  亮工  《闽小记》  《闽小记》  “七不解”  “七不解” 
描述:清人亮工在闽生活前后长达12年之久,故其所著《闽小记》对福建各地的风土民情、物产习俗,以及人文景观,都做了详细记载。他在卷一中自述:"予在闽前后十二载,有不解者七。"本人在此试以解释,并以此就教于
从《印人传》论亮工的印学观
作者:朱天曙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亮工  亮工  《印人传》  《印人传》  印学观  印学观 
描述:"、"分"、"古意"、"时风"以及明代诗风变迁等观念,在《印人传》中得到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