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古人对教师的称谓
作者:学平  来源:应用写作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师  国立大学  先秦  专业学校  博士  律学  师氏  周礼  称呼  通称 
描述:师这是历代对教师的尊称。从先秦至今,一直沿用。师长是对教师与长者的尊称。据《周礼·地官师氏》载:"三日顺行,以事师长。"后来,通称教师为师长。博士自先秦以来对国家教师的称呼,相当于国立大学的教授
楚国官印考释(两篇)
作者:李家浩  来源:语言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楚国  行人  少数民族  文物  战国文字  著录  先秦  郑玄注  周礼  古玺 
描述:一行士玺《古玺汇编》二八页著录如下两方楚印: (1)行士玺。0165 (2)行士之玺。0166印文的行士显然是职官名。先秦的外交官叫行李或行理。《左传》襄公八年: 知武子使行人子员对之曰:君有楚命
趣说“果然”
作者:张虹倩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项羽本纪  咸阳  异物  谋士  郑玄  出现于  先秦  周礼  唐代  记载 
描述: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于是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这位谋士听了这番宏论,无比失望地说:“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羽听后恼羞成怒,竟然把这个谋士给“烹”了。 二、有一种野兽叫做“果然” “果然”其实也是一种野兽的名字。“果然”作为兽名始见于郑玄《周礼注》。《周礼·春官·巾车》介绍“駹車”时,说这种车是“冥”(用“然”的皮做车前横木上的覆盖物),东汉郑玄注释道:“然,果然也。”唐代贾公彦则更具体地指出:“果然,兽名。”那果然兽为什么叫做“果然”呢?《南州异物志》说“交州以南有果然兽,其鸣自呼”,可见,是因为这种野兽的叫声就像“果然”,故将这类猴子称为“果然”。 唐代欧阳询《艺文类聚》卷九十五《兽部·果然》引述了诸多文献,详细介绍了这种果然兽。
刘敞著述考述
作者:張尚英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研究  四库馆臣  春秋  考述  王安石  先秦  北宋  宋代  文献通考  阴害 
描述:敞的治学特点与重点。刘敞著述的流传与存亡情况,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刘敞学术对后人的影响,故本文拟对其著作作一简单考述。
庄子论人性的真与美
作者:陈鼓应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然人性论  庄子学派  真与美  王安石  孟子  徐复观  先秦  老子  庚桑楚  大宗师 
描述:一、前言在先秦人性论史上,众所周知孟子倡性善、荀子言性恶,本文则以性真为主题①,论述庄子学派的人性之真与美。孟、庄同时代,身处战国中期,是为儒、道思想发展的高峰期。徐复观的《先秦人性论史》便
“且字”考:命字文化变迁视野下的观察
作者:姚永輝  来源:新国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字文化  段玉裁  正字  王安石  形式  孟子  字形  视野  何休  先秦 
描述:中国古代的稍谓纷繁,它们有时既是社会个体成员的符号表徵,也是社会不同群体、个人之间关系的反映,更是中国古代礼仪文化的具体载体。"稍名"或"稍字",是稍谓系统中基本的两种形式,两者各有其不同的结构和使用规则。
略论先秦礼学的三次发展
作者:黄辉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先秦礼学  周礼  孔子礼学  荀子礼学 
描述:社会的不断发展相适应。此后,先秦礼学中“礼、仁、法”三者合一的治理模式基本上为历代所采用,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撇除历史的印迹,先秦礼学发展的精神及其对法律道德的认识对于我们当代构建和谐社会
专家:图案应是先秦时期一种纹饰
作者:暂无 来源:山西晚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专家:图案应是先秦时期一种纹饰
山东青州发现二方先秦古玺
作者:孙新生  来源:考古与文物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东青州  古玺  《史记·秦本纪》  青州市  历史博物馆  《周礼·地官》  商鞅变法  十六大  《汉书》  战国时期 
描述:山东青州发现二方先秦古玺
先秦厩马、牧马辨异
作者:张君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左传  先秦时期  战国策  牧区  周礼  春秋前期  性质  养马  守卫  楚国 
描述:抢马,列国通常还派兵至郊牧守卫。《左传》(?)公二十八年记:“谁扞牧圈?”扞,即是守卫。不少小国碍于疆界局蹐,终先秦之世均以郊为牧区。《左传》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