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692)
期刊文章(3064)
学位论文(164)
会议论文(100)
图书(5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6447)
地方文献 (424)
地方风物 (93)
非遗保护 (40)
才乡教育 (24)
红色文化 (22)
宗教集要 (15)
文化溯源 (9)
按年份分组
2014(922)
2012(416)
2011(557)
2010(1227)
2009(672)
2008(550)
2007(319)
2004(117)
2002(56)
按来源分组
其它(268)
光明日报(16)
浙江学刊(8)
史学史研究(4)
学海(4)
诗经研究丛刊(3)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
鹅湖月刊(1)
漫谈舒同
作者:暂无 来源:传记文学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漫谈舒同
秦始皇何处泄
作者:刘宗意  来源:紫金岁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九华山  始皇    《建康实录》  玄武湖  秦淮河  北极  金陵  《太平寰宇记》  充分条件 
描述:秦始皇何处泄气QINSHIHUAZGHECHUXIEWAZGQI文/刘宗意图/周黎明编者按:传统观点认为,秦始皇曾泄金陵气于方山,本文作者提出了新的见解,供参考。南京古代传说:秦始皇东巡路过金陵
作者:邱煜民  来源:福建文学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楼阁  激情点  牡丹亭  次建筑  生命力  电梯  节奏  衬托   
描述:~~
阁记游
作者:沈运良  来源:当代建设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滕阁序》  建筑文化    南昌市  《牡丹亭》  历史文化遗产  书法艺术  《营造法式》  建筑与文化  园林艺术 
描述:阁记游沈运良每当我读到那个不朽的传世之作《滕阁序》,几年前游滕阁的情景便在头脑中展现。滕阁始建于公元675年.至今已有1300余年了.其间屡毁屡建.有史可查的就有28次,最后一次被毁于
痴情才子,血性男儿:谈谈汤显祖《牡丹亭》的柳梦梅
作者:孔瑾  来源:戏剧杂志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柳梦梅形象  张居正  以情抗理  喜剧性  主考官  杜丽娘  浪漫主义  喜剧形象 
描述:痴情才子血性男儿──谈谈汤显祖《牡丹亭》的柳梦梅孔瑾汤显祖的传奇剧本《牡丹亭》,有着以情抗理的深刻思想内涵,如诗如画的强烈艺术魅力;感染着一代代的读者与观众,不愧为伟大的浪漫主义杰作。杰作也难免
抗日战争在中国近现代反侵略战争史和民主革命的地位和作用研
作者:郭德宏  来源:党史纵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抗日战争史》  反侵略战争史  中国民主革命  中国近现代  研究述评  地位和作用  扰日  抗日战争时期  刘大年  解放区 
描述:抗日战争在中国近现代反侵略战争史和民主革命的地位和作用,是近年来抗日战争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现将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在1985年8月召开的全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学术讨论会上,不少学者论述
《九歌》与黔傩文化再探
作者:黄永堂  来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九歌》  傩文化  原始宗教  图腾崇拜    《周礼·地官》  《归藏》  王国维  少司命  大司命 
描述:《九歌》与黔傩文化再探
诗可以乐:北宋诗文革新“乐”主题的发展
作者:程杰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北宋诗文革新  “乐”  王安石  范仲淹  苏轼  传统文士  梅尧臣  社会责任  “半山体” 
描述:的表现形态。作者指出,北宋诗文革新“乐”主题的发展,打破了传统文学以“悲哀为主”的格局,使其获得了与“悲”主题平分秋色的地位,从而带来了文学史上“和平之音”与“穷愁之言”的异调同工。
106《Ho:YAG激光在泌尿水科学的应用展望》
作者:黄松珏 朱长虹 李正佳  来源:激光杂志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YAG激光  应用展望  水科学  华中理工大学  黄松  长虹 
描述:106《Ho:YAG激光在泌尿水科学的应用展望》黄松珏,朱长虹,李正佳(华中理工大学激光所,430074)106《Ho:YAG激光在泌尿水科学的应用展望》@黄松珏,朱长虹,李正佳$华中理工大学
工会在现代企业制度应是劳权的集体代表
作者:徐小洪  来源: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现代企业制度是产权制度劳权制度演进的结果。企业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组合的经济组织;企业制度是生产资料所有及管理制度(产权制度),劳动力所有及支配制度(劳权制度)二者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