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西湖
作者:施子江 丁献芝  来源:歌曲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湖  湖水  成行  花枝  三山  西施  中速  波光  黄鹤  芙蓉 
描述:西湖
朦胧
作者:胡承楷  来源:中学语文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朦胧  不确定性  美学价值  模糊性  模糊  情与景  王安石  洞庭湖  诗歌  松花江 
描述:确定性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其“绿”字从逻辑的角度看,是模糊的,也是唐突的。假如在“绿”的位置上换个“到”字,就变得明晰且合理了,但诗味却因此逊色。诗歌历来把意境作为追求的一个极地。而意境的美学价值则通常取决于“情与景浑”的艺术概
周礼全自然语言逻辑思想研究
作者:王晓亮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形式逻辑  自然语言逻辑  语义  语用  隐涵  预设  交际  修辞 
描述:是一个值得大力探索的领域。说话者应用语言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给听话者,从而使听话者产生了说话者所希望产生的思想感情,就是成功交际。逻辑结合语言是要研究丰富的自然语言中的逻辑形式,这要求结合语法修辞
“怂恿”应是中性词
作者:周继祥  来源:四川教育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贬义词  中性词  现代汉语词典  初中语文  感情色彩  新闻业务  写本书  鼓动  解释  修辞 
描述:,没有他的怂恿和敦促,我大概不会去写本书开头那些篇文字的。(《<语法·修辞·作文>后记》),这里的“怂
试论训诂精当之要诀
作者:赵步杰  来源: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实事求是  古代汉语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词义  训释  判断词  训诂  战国策  王安石  修辞 
描述:义和词与词的关系。一般的说,若是未发现前贤训释与文旨不通或欠妥,就不必以己之见否定事实。譬如:王力先生就否认在上古(公元三世纪以前)汉语中是为系词(判断词),而事实恰相反:
试谈刘绍棠小说的修辞美感
作者:邓海云  来源:修辞学习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形的利用,同那内容方面的体验性具体性相结合,把语辞运用的可能性发扬张大了,往往可以造成超脱寻常文字、寻常文法以至寻常逻
反义词语的两种修辞作用:浑括和相反相成
作者:陈淑静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反义词  修辞作用  正言若反  修辞效果  修辞方式  淡妆  张先  对立两极  吴澄  语言 
描述: 提到反义词语的修辞作用,人们会马上想到用以构成对比,对偶(反对)、反衬、反语和仿拟等等,对浑括和相反相成却不大注意。但是,它们在语言实际中却很常见,而且有独特的修辞效果,因此应予以重视
人性与人情:《西厢记》与《牡丹亭》之比较
作者:暂无 来源:作家杂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人性与人情:《西厢记》与《牡丹亭》之比较
议员称伊拉克应给战争赔偿
作者:暂无 来源:新闻晨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议员称伊拉克应给战争赔偿
以俗为 以真为——析柳永《定风波》
作者:杨海明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以俗为  柳永  女主角  市民阶层  柳词  代言体  花梢  思妇  晏殊  针线 
描述:定风波柳永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亸,终日厌厌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早知凭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