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63)
报纸(3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0)
地方文献 (7)
地方风物 (2)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3(5)
2010(8)
2007(3)
2006(4)
1997(2)
1996(3)
1995(4)
1993(2)
1992(4)
1981(2)
按来源分组
语文知识(2)
读写月报(高中版)(1)
新闻与写作杂志(1)
镇江日报(1)
中学语文(1)
史学月刊(1)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1)
教学通讯(文科版)(1)
学习月刊(1)
各界文论(1)
北宋三司使的性质与相权问题
作者:付礼白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宋辽金元史)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司使  参知政事  枢密院  北宋  翰林学士  王安石  司马光  相权  枢密使  学术界 
描述:此,
沈遘的使辽诗初探
作者:邓婷  来源:今日南国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中期  王安石    科学家  政治家  欧阳修  梅尧臣  黄庭坚 
描述:沈遘是北宋著名科学家、政治家沈括的从侄,皆属钱塘沈氏。沈括与沈遘主要活动在神宗朝,有别于以欧阳修为首的嘉口名士与苏轼主盟的元口文人集体,属于王安石新党~派的作家,沈遘在北宋中期享有文名,梅尧臣、王安石、苏轼、曾巩、黄庭坚等多与之酬唱,实为一代名流。
吴彤:与血液结缘的献使
作者:李天舒  来源:名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血液学  造血干细胞移植  国际性  血液病  专家  中国 
描述:多年来,国际性血液学盛会——美国血液年会往往是欧美专家的“专场”,亚洲专家寥寥无几。而从1998年开始,一个来自中国的优雅身影开始频频出现在这一盛会上,一次又一次地向世界展现中国在血液病和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她是
王安石:不能把人当牲口使
作者:仁爱  来源:中学生阅读中考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交通工具  司马光  轿子  宋代  用人 
描述:轿子古称肩舆,这种用人来抬人的交通工具,到宋代就相当普及了,当宫的通常都坐它。然而,宋代也有少数高官是不肯坐轿子的。宋人邵伯温《邵氏闻见录》载:“司马温公(司马光)为西京留台,每出,前驱不过三节。
北宋使辽诗中的草原意象探析
作者:赵彩娟  来源: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动物意象  欧阳修  北宋  契丹族  王安石  东北地区  草原文化  自然意象  耶律阿保机  人文景观 
描述:使赴辽国者,而北宋所派使节大多为名臣巨公。在辽宋互聘使节过程中,北宋使节在出使途中及到了契丹辽地或返宋途中描写了很多异域风物、人文景观,具有浓厚的草原文化意蕴。本文主要选取北宋使辽者中苏颂、欧阳修
让每一个学生“”起来——全国优秀体育俱乐部抚州一中青少年
作者:冯松龄  来源:体育教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抚州一中  规章制度  办学特色  素质教育 
描述:让每一个学生“”起来——全国优秀体育俱乐部抚州一中青少年
王益区上下齐投入创卫工作
作者:赵军平 史小建 王辉  来源:铜川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王益区上下齐投入创卫工作
要闻简报张铭锦出席科学院创先争优表彰大会
作者:暂无 来源:青岛农业大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要闻简报张铭锦出席科学院创先争优表彰大会
—静脉套管针在胸腔积液引流中的应用
作者:彭虹  来源:护理研究杂志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胸腔积液引流  静脉套  一次性输液器  套管针  橡胶片  橡胶塞  结核性胸膜炎  复张性肺水肿  调节器  并发症 
描述:胸腔积液是呼吸内科常见病,采用—静脉套管针代替普通的胸腔穿刺针,对30例大量胸腔积液病人进行经皮胸腔穿刺引流放液,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男19例,女11例
针刺引起的炎性反应是针效产生始环节之一
作者:周丹 潘萍 郭义 郭永明 吴丽萍  来源:中国针灸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针灸效应  针灸效应  炎症  炎症  炎症介导素类  炎症介导素类  肥大细胞  肥大细胞  针灸原理  针灸原理 
描述:现代的研究结果表明肥大细胞与针效的产生有密切关系,针刺可激活肥大细胞,引起一系列的血管反应和免疫效应。笔者认为,针刺是一种伤害性刺激,可引起针刺部位的炎性反应,进一步激活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