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作品的历史意识与作家的文学观念:评长篇小说《汴京梦断》(第
作者:王畅  来源:渤海学刊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文学观念  历史意识  历史题材  长篇小说  作家  司马光  文学作品  当代意识  小说创作 
描述:《汴京梦断》(第一部)是近些年来我国历史题材小说创作的一部力作.这部作品的成功,在于它并不是按照作家的某种文学观念,去筛选历史生活,甚至改造历史真实,以适应作家文学观念中的某种所谓“当代意识
争当惜花护花人--访作家刘绍棠随感
作者:朱述新  来源:瞭望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作家  少年  随感  园地  中篇小说  文艺批评  作品  短篇小说  政治 
描述: 三月下旬的一个星期日,我又到北京西城那个熟悉的深巷小院里,去访问作家刘绍棠。谈话中间我才知道,那一天他正满四十五岁。啊,这位少年成才作家,已经进入中年了!我不由得很有感慨:我想起他那坎坷的遭际
第四个十年:中国散文的新崛起——兼谈中青年散文作家的创作
作者:范昌灼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散文创作  作家  中国散文  中青年  作品  王英琦  贾平凹  古镇  腰鼓  安塞 
描述:,这十年,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光辉时期。在这个时期中,我国的思想文化观念产生了很大变化。散文这一“老资格”的文学品类,同小说、报告文学等相比,其发展速度虽然显得有些缓慢,但无论是作品质量的提高,还是作者队伍的壮
朝向民族统一的“门”──评析韩国作家李浩哲的小说世界
作者:金成玉  来源:东北亚论坛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族分裂  民族统一  作家  “门”  主人公  长篇小说  文学思想  《门》  小说世界  韩国现代文学 
描述:艺术特色。值得一提的是,作家在自己小说中经常选择“门”这一文学题材,巧妙而形象地反映背井离乡与民族分裂乃至民族统一的主题。
在新中国的阳光下--著名乡土文学作家刘绍棠逝世三周年祭
作者:郑恩波  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作家  乡土文学  刘绍棠  故乡  排练  山村  元旦  辽东  逝世  互助 
描述:1952年,我在故乡辽东省(今辽宁省之一部分)盖平县(今盖州市)的一个很小的山村里读高小五年级。元旦过后,学校为了宣传婚姻法和互助合作,组织了业余文工团,正积极紧张地排练歌剧《强扭的瓜不甜》(根据著名作家谷峪的同名小说改编)和《互助》。我在
当代中国乡土文学领军作家的美好心声——刘绍棠千篇千字文解读
作者:郑恩波  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乡土文学  当代中国  刘绍棠  解读  心声  美好  作家  《蒲柳人家》 
描述:当代中国乡土文学领军作家的美好心声——刘绍棠千篇千字文解读
悲剧品格 史诗气魄——评苗族作家舒绍平长篇历史小说《王安
作者:盛夏  来源:怀化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说  历史  20世纪80年代  作家  品格  悲剧  苗族  艺术创作  范仲淹  《王安石》 
描述:悲剧品格 史诗气魄——评苗族作家舒绍平长篇历史小说《王安
中日艺术家合演《牡丹亭》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据了解,这是中日两国艺术家首次同台合演昆剧。《牡丹亭》是昆曲的经典剧目之一,昆曲艺术传承人张继青版昆剧《牡
戏曲艺术家丢掉了什么
作者:马进强  来源:剧本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艺术  戏曲界  艺术管理  作家艺术家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危机  人民群众  人的问题  人民性  《牡丹亭》 
描述:戏曲艺术家丢掉了什么马进强戏曲的危机是一直困扰戏剧界的问题,振兴戏曲也是大家多年来努力从事的工作,但振而不兴毕竟是不容回避的事实。原因是复杂的!马进强同志的文章从一个角度坦言个人观点,不无道理
设计师也应是艺术家
作者:周自进  来源:中国黄金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设计师也应是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