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言”“语”“论”“说”与先秦论说文体》序
-
作者:王齐洲 来源:孝感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体 先秦 《周礼》 《礼记》 传统
-
描述:给予了高度重视。刘熙《释名》、蔡邕《独断》、曹丕《典论》、陆机《文赋》、挚虞《文章流别志论》、李充《翰林论》、任?《文章缘起》等,都重视文体探讨。刘勰《文心雕龙·附会》明确提出:“夫才童学文,宜正体制。”遍照金刚《文镜秘府论·论文意》也说:“凡文章体制,不解清浊规矩,造次不得制作。”吴讷更说:“文章宜以体制为先。”(彭时《文章辨体序》引)为什么文章制作必须以体制为先?徐师曾的回答是:“夫文章之有体裁,犹宫室之有制度,器皿之有法式也。”(《文体明辨序》)顾尔行的回答是:“文章之有体也,此陶冶之型范,而方圆之规矩也。”(《刻文体明辨序》)古人之重视文体,观以上众说可见一斑。今人也重视文体,中学语文教育中便注意区分文体,人们将全部文体分为诗歌、散文、戏剧、小说四大类,而散文中又分记叙文、论说文等小类。不过,这种文体分类其实...
-
从《困学纪闻》谈国学与西学
-
作者:钱茂伟 来源:国学学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学 西学 传统 王应麟 《困学纪闻》
-
描述:国学是相对於西学而言的。国学是传统的,西学是现代的,国学与西学是人类两大学术传统。国学与西学的区别可由五个方面考察:一是研究对象的不同,二是发现问题的方式不同,三是论证方式不同,四是表达方式不同,五
-
论曾巩的墓志铭——兼与韩愈墓志铭比较
-
作者:喻进芳 来源:湖北社会科学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曾巩 韩愈 韩愈 墓志铭 墓志铭 风格 风格
-
描述:对二人风格特点作一比较,实有必要。
-
汤显祖的诗歌理论与创作简论
-
作者:邹自振 来源: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诗 明诗 汤显祖 汤显祖 诗歌 诗歌 理论 理论 风格 风格
-
描述:汤显祖是伟大的戏剧家,也是一位出色的诗人,只是他的诗名为他的扛鼎之作《牡丹亭》所掩盖。汤显祖存诗2260余首。强调真情、卓识、灵性的统一,是他诗歌理论的核心。汤诗清新奇巧、飞灵生动、玲珑透逸,与他的戏曲相互配合,互为表里,理当在明代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
胡应麟与杜甫的〈登高〉:论文本分析的一个范例
-
作者:梁敏儿 来源:东华汉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登高 登高 七律结句 七律结句 风格 风格 胡应麟 胡应麟 瘦劲 瘦劲
-
描述:具體所指,並引證歷代評論者的印象式評語的可能指向,然後再從〈登高〉的結句來分析瘦勁的具體表現,以及為什麼能造成藝術效果。本文希望能夠在古人論詩的基礎之上,用理性的語言分析出美感標準的具體所指,從而肯定某些美感標準對評定詩人風格的意義所在。這是本文的用心。
-
王安石的散文创作与欧阳修之文
-
作者:阮忠 来源:世界文学评论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欧阳修 欧阳修 散文 散文 风格 风格
-
描述:王安石祭欧文的辞彩超越了自我重礼教治政的文学观,在叙事抒情中与欧阳修《祭尹师鲁文》相类;其驳论之文平和冷峻、"瘦硬通神",不像欧阳修之文"纡余委备"、"急言竭论"。同时,王安石的山水游记疏于景物的描摹,少了山水的情趣而多深沉之思;欧阳修则将自我融于山水之中,山水之乐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
-
流行音乐历史与风格
-
作者:尤静波 来源:湖南文艺出版社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通俗音乐 音乐史 世界
-
描述:流行音乐历史与风格
-
论杜牧七律风格的整合性
-
作者:赵谦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整合性 杜牧 七律 总体风格 美学特征 胡应麟 矛盾对立 老庄哲学 刘熙载 诗歌
-
描述:非易事。杜牧诗的总体风格是俊爽,七律亦然。胡应麟谓:“俊爽若牧之”,刘熙载评曰:“雄姿英发”,也是看到了杜牧诗以俊爽为主的美学特征。俊爽本指人的才华出众,性格豪爽。《晋书·裴楷传》谓:“楷风神高迈
-
苏轼词的风格
-
作者:雷履平 罗焕章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王安石 人品 宋神宗 政治斗争 苏轼词 熙宁 续集 宋仁宗 艺术风格
-
描述:放杰出”(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三引)、陆游用“豪放”(《历代诗余》卷一百一十五引)评苏词以来,后世没有异议。苏轼本人对豪放是怎样理解的?豪放风格形成的基础是什么?又怎样理解苏词风格的多样性
-
论中国古代作家的风格变异
-
作者:柳苞 来源:江苏社会科学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作家 作家风格 中国古代文学史 李清照 艺术特色 王安石 创作个性 白居易 曹植 作品
-
描述:这些作家风格变异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都有一个“临界点”。以此点为界,作家前后风格产生很大差异。比如,曹植是以曹丕称帝为界;庾信是以出使西魏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