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风明月知无价──荐黄梅戏《牡丹亭》
-
作者:韦吉 来源:安徽新戏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黄梅戏 明月 汤显祖 比较文学 莎士比亚 戏曲舞台 艺术形象 现当代 代表作 98年 戏曲家 临川派 杜丽娘 学者 改编
-
描述:清风明月知无价──荐黄梅戏《牡丹亭》
-
千古绝调话《圆驾》:谈《牡丹亭·圆驾》的艺术特色
-
作者:陈文珍 来源: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团圆 大团圆 情与理 情与理 荒诞 荒诞
-
描述:汤显祖《牡丹亭·圆驾》写了杜丽娘、柳梦梅的团圆 ,但这是不了了之的团圆、荒诞的团圆 ,其独特结局的形成 ,与明代中期开始的审美情趣的发展有关 ,也反映了汤显祖创作思想的矛盾。本文对深入研究汤显祖
-
千古绝调话《圆驾》--谈《牡丹亭圆驾》的艺术特色
-
作者:陈文珍 来源:三明学院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团圆 情与理 荒诞
-
描述:汤显祖<牡丹亭·圆驾>写了杜丽娘、柳梦梅的团圆,但这是不了了之的团圆、荒诞的团圆,其独特结局的形成,与明代中期开始的审美情趣的发展有关,也反映了汤显祖创作思想的矛盾.本文对深入研究汤显祖的创作思想
-
忆“牡丹亭前盛会”,闯老矿改革新路
-
作者:曾照辉 来源:中国钨业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钨 钨 末期矿山 末期矿山 改革 改革
-
描述:介绍了西华山钨矿为走出末期矿山所面临的困境而采取的改革措施。
-
岂只言情 亦在述志——《牡丹亭》创作主旨新探
-
作者:赖晓东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言情 言情 述志 述志 创作主旨 创作主旨
-
描述:本文主要从《牡丹亭》中杜宝形象的意义和戏剧文本结构分析入手 ,认为汤显祖在创作过程中创作理念发生渐变性的偏移 ,从而导致传奇结构上双线平行发展 ,思想及作品主旨出现双重性。同时指出明代中叶传奇创作中
-
怎一个“闹”字了得——谈《牡丹亭·闺塾》的喜剧氛围
-
作者:何铭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闺塾》 喜剧氛围 语文教学 中学 阅读指导
-
描述:怎一个“闹”字了得——谈《牡丹亭·闺塾》的喜剧氛围
-
汤显祖的"孝""慈"理念--读《牡丹亭·遇母》
-
作者:崔洛民 来源:枣庄学院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汤显祖的"孝""慈"理念--读《牡丹亭·遇母》
-
徐朔方笺校本《牡丹亭》“集唐”诗标注补正
-
作者:高琦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集唐 集唐 补正 补正
-
描述:汤显祖《牡丹亭》剧作中大量采用了“集唐”诗句来吻合人物剧情,达到诗与意会、言随意转、有力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效果。徐朔方先生最近笺校本的注释过于简单,对“集唐”诗句只标注诗人的姓名,不注明引诗出处
-
中日两国的梦意识和梦幻剧——以《牡丹亭》、《井筒》为视点
-
作者:翁敏华 来源:中国比较文学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中日两国 井筒 汤显祖 杜丽娘 “梦” 民俗文化 中国戏曲 “临川四梦” 《日本书纪》
-
描述:中日两国的梦意识和梦幻剧——以《牡丹亭》、《井筒》为视点
-
得意惟在牡丹 好梦始于游园——《牡丹亭·惊梦》赏析
-
作者:王茂恒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紫钗记》 传奇 浪漫主义 道人 临川四梦 戏剧家 戏曲史 赏析
-
描述:牡丹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