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辨──读《陆九渊集》札记之四
-
作者:涂宗流 来源: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天 天 人 人 太极 太极 阴阳 阴阳 理 理 心 心
-
描述:主宰”,以张扬人的主体意识。
-
《湖北园·黄鹤归来》景观设计--绿色·人文·建筑及意境空间
-
作者:漆荣 李强 郭胜华 李杰 陈亮中 来源:湖北林业科技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湖北园·黄鹤归来》 景观设计 花卉博览会 楚文化 室外展区 人 建筑 环境 空间融合
-
描述:《湖北园·黄鹤归来》景观设计--绿色·人文·建筑及意境空间
-
人民教育人民办 千秋伟业今人创——全省修建中小学、幼儿园
-
作者:暂无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民教育 校舍 幼儿园 资溪县马头山 中小学 弋阳县 教育局长 义务教育法 分县 考察团
-
描述:人民教育人民办 千秋伟业今人创——全省修建中小学、幼儿园
-
王安石以“人才”为中心的教育改革及启示
-
作者:吕朝龑 焦喜荣 来源: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育 改革 人才
-
描述:王安石以“人才”为中心的教育改革 ,其出发点是对冗、庸、懦、奸、奢、贪的宋代官吏的疾愤 ,其核心是重视教育以培养“通经致用之人才”的理念 ,其策略是对人才“教之、养之、取之、任之”之道的全方位思考
-
汤显祖与书院
-
作者:李科友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书院 教育
-
描述:本文从一个侧面反映汤显祖所受书院教育的熏陶,鲠直不阿,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和品德。
-
总要有人看到我们在这里:升庵中学校长周鸣烈访谈
-
作者:夏昆 来源:读写月报(新教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校长 学生 教育
-
描述:我觉得学生个个都可爱,对任何学生都恨不起来。我抱着这样的情感做教育,也清楚地看到这样教育的成果。
-
从“王安石变法”探寻北宋教育改革的轨迹
-
作者:师克谦 来源:兰台世界(下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教育 改革
-
描述:王安石变法,即“熙丰新政”,是王安石对北宋政治、军事、经济以及文化教育等社会诸多方面所进行的一系列深远的改革.本文主要通过研究“王安石变法”前后北宋教育的不同之处,来重点探寻北宋时期教育改革的轨迹.
-
《牡丹亭》与明清女伶
-
作者:谢拥军 来源:励耘学刊(文学卷)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女伶 女伶 明清 明清 表演特色 表演特色 教育 教育
-
描述:《牡丹亭》人物形象的过程中也接受了社会教育、人生教育和情感教育。
-
李觏的妇女观
-
作者:王菊梅 宋秀珍 来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妇女观 妇女观 亲情 亲情 同情 同情 教育 教育
-
描述:北宋中期著名思想家李觏的妇女观的形成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考察:对母亲、妻子及女儿充满亲情;对下层劳动妇女深切同情;对上层妇女,认为她们应该受教。李觏妇女观的形成受制于他所处历史时代及社会地位,有其积极可取的地方,也有其落后的一面。
-
浅析王安石社会教化思想对当代社会教育的启示
-
作者:刘文曦 来源: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教育 教育 社会教化 社会教化 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
-
描述:王安石社会教化思想与他的变法事业紧密相连,围绕着如何向受教育者灌输社会道德规范,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这一问题,在政治观、教育观、人才观、伦理观和法治观等方面展开了论述。我们当前提倡构建和谐社会,认真总结和分析王安石社会教化理论的利弊得失,对于我们开展社会教育工作有一定的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