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81)
报纸(66)
学位论文(5)
图书(4)
会议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10)
红色文化 (20)
地方文献 (17)
宗教集要 (4)
非遗保护 (3)
地方风物 (3)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46)
2013(30)
2010(26)
2009(31)
2007(21)
2002(15)
2001(6)
2000(9)
1994(7)
1991(1)
按来源分组
抚州师专学报(3)
中国民族(1)
人民文摘(1)
做人与处世(1)
发现(1)
语文月刊(1)
中文自学指导(1)
党政论坛(1)
芝麻开门:益智阅读(1)
北京文学(1)
为学为教“儒之大者”:北京科技大学杨炳儒教授的人生之“道”
作者:曹雪琴  来源: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京科技大学  人生  儒教  知识发现  教学科研  工程学院  认知机理  先行者 
描述:在我的人生中,首先是教师身份,其次是教学科研并重,初见北京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资深教授杨炳儒时,他如此开场。尽管他是国内知识发现领域的先行者之一,尽管他曾率先在国际上提出基于内在认知机理的知识发现
笑傲人生笔如椽:著名乡土文学作家刘绍棠采访纪实
作者:牛耕耘  来源:新青年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专业作家  人生  突出贡献  采访  北京前门  真实感  乡土文学  小说集  名人录 
描述:在秋风里,尽管采访时窗外分明阳光正好。从当年的神童才子到今日里被载入到《世界名人录》的刘绍棠,作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业作家,他说他曾因家境贫穷当过报童,13岁时就开始发表作品。14岁,不仅靠
汉恩自浅胡自深 人生乐在相知心:读王安石《明妃曲二首》
作者:赵芳  来源:实践(思想理论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昭君  人生  毛延寿  昭君出塞  唐宋八大家  封建时代  文学家  政治家  思想家 
描述: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
让每一个孩子在立行教育中开启幸福人生:记江苏省南京市海英小学
作者:暂无 来源:小学教学(语文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南京市  江苏省  小学  绿色学校  人生  教育  孩子  文学家 
描述:江苏省南京市海英小学坐落于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的故居半山园,是一所有着五十多年历史的学校。学校现已成为“江苏省实验学校”,荣获“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平安校园”“南京市小班化示范校”“南京市百家优美校园”“南京市信息化示范学校”“南京市德育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
流年似水欧阳启名的昆曲人生 访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欧阳启名
作者:载载 voodoo  来源:体育健康知识画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欧阳  首都师范大学  牡丹亭  中国戏曲  老师  电视大学  专业  人生  汤显祖 
描述:,本刊独家专访欧阳启名老师,倾听她的人生故事。
浅析吴曾祺之“识见说”
作者:兰培  来源:管理观察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曾祺  吴曾祺  修养  修养  识见  识见 
描述:近人吴曾祺在其理论著作《涵芬楼文谈》中,提出了“鉴别主于识见”的理论,将作家知识和见识的积累和增长,视为从事创作的前提和基础。本文重点对其积累“识见”的原则和方法加以概括和探析,试图挖掘出其“识见”理论的精髓。
礼仪应是职业教育的一门必修课
作者:陈锦杰  来源: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仪  礼仪  职业  职业  修养  修养 
描述:社交礼仪作为一门人文应用科学它是学校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礼仪文化千百年来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即将走向现代职场的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掌握和具备现代礼仪修养是提升个人职业素质所不可或缺
吴与弼哲学思想研究
作者:廖增辉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吴与弼  理学  修养  道德 
描述:出了“心"本体论、“元气说”和“物我一体"等思想。他开创的道德修养工夫论,如:“静观涵养”、“反求吾心”、“洗心”等修养方法,是切实可行、效果显著的方法论。他以“心”、“天理"为其理学的本体,向内做
新闻工作者应是"杂家"
作者:侯诚  来源:新闻知识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闻工作者  素质  修养  业务能力 
描述:水平,更要有较强的写作能力.
吴曾祺“主于识见论”浅析
作者:兰培  来源: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曾祺  吴曾祺  《涵芬楼文谈》  《涵芬楼文谈》  修养  修养  识见  识见 
描述:本文以吴曾祺"主于识见"的写作理论为论题,首先分析出,其将"识见"的积累视为从事文章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并将对"经"、"史"、"子"、"骚"的学习视为积累"识见"的必要途径。然后重点挖掘和分析吴氏依据"经"、"史"、"子"、"骚"的不同特点而提出的相应的学习之法。希冀为今天的读书和写作提供借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