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论《南华真经新传》中的创新追求
-
作者:刘宣如 焦绪霞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雱 《南华真经新传》 新传 性
-
描述:从开篇出新、题解创新、制名新异、暗驳陈说等几个方面阐述王雱《南华真经新传》的创新层面,并以严谨的逻辑思路剖析了王雱在政治历史使命下对《庄子》道儒圆通、一道德、性释政治等几个方面的深层次创新及其原因。
-
摒弃现实 追寻梦幻——论晚明语境中汤显祖对梦幻观的改造与
-
作者:薛海燕 来源:昆明大学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梦 现实 梦幻观 性 情
-
描述:汤显祖及其写“梦”的重要剧作历来受到重视 ,但汤氏本人对“梦”的独特看法和观念与其剧作的相关性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把汤氏的有关观点放入晚明思想与历史语境中作出分析 ,以阐明其弃现实、追梦幻的基本梦幻观 ,及其对既有价值观的改造与建设
-
《牡丹亭》中的典型修辞格及其英译赏析
-
作者:韩淑芹 来源:时代文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事》 《牡丹事》 修辞格 修辞格 翻译 翻译
-
描述:多种修辞格的精巧运用可谓《牡丹事》的一大特色,毫无疑问这也为其英译增加了不小的难度.本文遴选出《牡丹亭》中五种典型的修辞格及其英译文进行分析,以期赏析原文的修辞之美及译文的翻译之妙.
-
《牡丹亭》的英译及传播
-
作者:汪榕培 来源:外国语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翻译 翻译 传播 传播
-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是与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齐名的世界名剧。已经引起了西方读者和研究者的浓厚兴趣。本文着重介绍了美国译者伯奇的译本和中国译者张光前先生的译本,同时也介绍了笔者本人的译本及翻译
-
挽断罗衣留不住,闻琴解佩神仙侣:从晏殊《木兰花》看文化负载
-
作者:张曼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负载词 文化负载词 翻译 翻译 异化 异化
-
描述:为更好促进中西跨文化交流,消除文化差异造成的民族隔阂与冲突,了解民族文化与特色特别是研究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格外重要.本文以晏殊<木兰花>一词中"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一句为例,探讨文化负载词
-
《牡丹亭》伯奇译本与汪译本中隐喻的对比研究
-
作者:高韵兰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隐喻 翻译 翻译策略 《牡丹事》
-
描述:其隐喻翻译更是难以找到定量翻译研究的先例。 本文基于纽马克对隐喻翻译的分类方法对《牡丹亭》中伯奇译本和汪译本的隐喻翻译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建立平行语料库,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的方法,对比了
-
《牡丹亭》称谓语的英译语料库辅助研究
-
作者:禹琳琳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称谓语 翻译 文化
-
描述:本。本文作者借助平行语料库,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两个文本进行详细的对比与分析。该研究表明,由于英汉社会制度和文化的不同从而造成了称谓的不同。英汉称谓系统有共性也有差别,但在其翻译过程中,汪
-
吴宓的译诗(下)
-
作者:陈建中 来源:外语教学与研究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宏 诗歌 翻译
-
描述:本文下篇承上篇,深入赏析吴宓的译诗,如《挽歌》(安诺德),又比较吴宓与郭沫若、梁实秋对《鲁拜集》的翻译,表明吴译讲究用字、用韵和节奏,调动各种表现手段,传达原诗思想和情感。
-
“临川四梦”——汤显祖的自然人性梦
-
作者:刘泓岑 来源: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四梦” 自然人性 情 性 自我实现
-
描述:映了作家面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所产生的失落感。
-
陆九渊德性修养思想研究
-
作者:邓名瑛 吴建国 来源:道德与文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大人 性 心 欲 德性修养
-
描述:心学发展史上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