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窦娥·崔莺莺·杜
作者:牛志平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崔莺莺  元杂剧  窦娥冤  女性形象  女性意识  封建礼教  女权思想  古代戏曲  牡丹亭 
描述:现得更为明显。
窦娥、崔莺莺、杜
作者:牛志平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窦娥冤》  崔莺莺    女性意识  男权社会  《西厢记》  《牡丹亭》  现代话剧 
描述:现得更为明显。[第一段]
小杜亮相汤显祖文化节
作者:暂无 来源:华东旅游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4月12日,小学生化身汤显祖名著《牡丹亭》中的杜在舞台上表演。 当日,在浙江省遂昌县举行的汤显祖文化节上,由遂昌县实验小学昆曲表演班16名学生扮演的杜精彩亮相。小朋友们唱念做打,有板有眼
怪蜀黍汤显祖vs青春美少女杜
作者:暂无 来源:江南时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所以对于杜,尤其“惊梦”一场,总觉怪异。足不出户的乖乖女,淹通书史,家教苛严,没读过小黄书没看过小电影
汤显祖就在这里 写活了杜
作者:暂无 来源:今日早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戏文 《临川梦影》“精华版” 遂昌预演 汤显祖就在这里 写活了杜 □本报记者薛莹 早报讯 作为浙江昆剧团2010年的首场大戏,《临川梦影》将于4月1日在杭州胜利剧院首演。 前天
崔莺莺与杜
作者:王德亚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崔莺莺  《西厢记》  《牡丹亭》  汤显祖  爱情题材  文学史  王实甫  杂剧  作品 
描述:作了《牡丹亭》后,人们才认为“杜一剧,上薄风骚,下夺屈宋,可与王实甫交胜”。又说“汤义仍《牡丹
情之所钟 正在此辈--从杜到林黛玉
作者:单世联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林黛玉  爱情  贾宝玉  汤显祖  牡丹亭  柳梦梅  传统社会  至情  悲剧 
描述:.……心理的瞬间包蕴着漫长的历史成果,从杜到林黛玉,是中国历史上人性情感觉醒的一个重要阶段,这段广为人知、被文学教材一再引用作为欣赏心理杰作的文字,正体现出传统社会后期情
“寻梦”:杜爱路叙说
作者:毛德富  来源:殷都学刊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封建礼教  汤显祖  弗洛伊德  寻梦  崔莺莺  《西厢记》  爱情  林黛玉 
描述:“寻梦”─—杜爱路叙说毛德富在中国戏曲史上,杜是继崔莺莺两三百年之后又一成功的光辉形象。这一成功的艺术形象,无疑是戏剧家汤显祖的伟大创造,也是《牡丹亭》的主要成就之一,因而有人竟把《牡丹亭
一往情深的斗士——谈杜的形象
作者:资立安  来源: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封建礼教  后妃之德  后花园  个性解放  寻梦  开戏  汤显祖  柳梦梅 
描述:
论杜形象的独特性与价值
作者:陈湘庸  来源: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描述:汤显祖笔下的杜是个性意识、情感意识的自我觉醒者。肯定人的欲望、人的情感存在的合理性正是其形象的独特性与价值意义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