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眼"探微
-
作者:高永利 来源:新课程(教研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眼 王安石 诗歌 词旨 修辞效果 诗词鉴赏 苏轼 增损 北宋 元代
-
描述:"诗眼"一词,最早见于北宋苏轼诗句:"天工忽向背,诗眼巧增损."范温的诗话更以"诗眼"为名,题为<潜溪诗眼>."词眼"一词,首见于元代陆友仁的<词旨>.<词旨>分八部分,其六专论"词眼".其实不论"诗眼"还是"词眼"都是写诗词时的"炼字",又因诗词本一家,后人把"诗眼"与"词眼"合成"诗眼".
-
理趣诗拾零
-
作者:潘洪刚 来源:语文月刊(学术综合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之涣 飞来峰 鹳雀楼 引人入胜 理趣诗 诗歌 杜甫 刘禹锡 绝顶
-
描述:在琳琅满目的诗歌画廊里,有一部分是以"理趣"见长而引人入胜的。现择录一二,以飨读者。【例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
追求古诗词教学的高境界
-
作者:陈群 来源:小学教学设计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词教学 三种境界 拓展阅读 引导学生 教学重点 情感 教学模式 诗歌 王安石 人生
-
描述:有人说人生有三种境界,可以形象地比喻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笔者以为,古诗词教学也存在这样的三种境界。"山是山,水是水"的品词析句"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种境界是针对孩子说的。涉世之初,对他们来说,一切皆是新
-
诗中之“景”多“风景”
-
作者:田刚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情感 诗歌 风景 思想感情 表达 自然景物 宋祁 作者人格 张先
-
描述:所谓"诗言志",即指诗人借助诗歌抒发自己的情感。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但是不同的情境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同是春天,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
-
中国古代诗歌阐释模式与《玉台新咏》录诗
-
作者:胡大雷 来源:东方丛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玉台新咏》 中国古代诗歌 阐释模式 胡应麟 刘师培 艳歌 文章 徐陵
-
描述:徐陵《玉台新咏序》称该书的“撰录艳歌,凡为十卷”,即明胡应麟所说“《玉台》但辑闺房一体。”但是,《玉台新咏》收录的作品是不是都属“艳歌”呢?当然,我们论文章,首先应该以当时的眼光为准,刘师培《论各家文章之得失应以当时人之批评为准》云。
-
昆曲《牡丹亭》全本 简谱版
-
作者: 明 汤显祖 来源:中国戏剧出版社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尾曲 尾曲 戏曲音乐 戏曲音乐 乐曲 乐曲 中国 中国 昆曲 昆曲 剧本 剧本 中国 中国
-
描述:昆曲《牡丹亭》全本 简谱版
-
中国水井:正在消逝的物象
-
作者:于翔汉 陈陆 任红 来源:中国三峡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象形字 滕文公 周易 孟子 卦象 周礼 四邑 水井 最早 户籍制度
-
描述:井,象形字,最早见于《周易·井卦》。井的卦象,上为水,下为木。《孟子·滕文公上》载: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周礼·地官·小司徒》载: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
-
中国历史上不得善终的改革者
-
作者:暂无 来源:文史参考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治国方略 各种利益关系 王安石 变法维新 变法改革 张居正 中国历史 王莽 历史上 改革者
-
描述:历史上每一次变法维新,都不仅仅是一种治国方略的调整,同时也意味着各种利益关系的重新组织,这也是改革遭到各方面阻力的真正原因。因此,变法者大多下场凄惨,要么郁郁寡欢度过残生,要么被迫流亡、死于非命。
-
丁玲办《中国》
-
作者:王增如 来源:江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丁玲 中国文学 刘绍棠 中国作家 作协 编辑部 文学作品 牛汉 长篇小说 出版社
-
描述:!那一次,老太太住进去就再也没有出来。 我不是《中国》正式的工作人员,但是我耳闻目睹了它创办的经过,并且保存了一些重要的档案资料。二十多年来,我常常想起丁玲那句话,觉得有责任把我所知道的“丁玲办《中国
-
中国芭蕾舞剧《牡丹亭》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首次将中国家喻户晓的汤显祖名作《牡丹亭》搬上芭蕾舞台,并选择了在中国戏曲研究方面造诣颇深的著名导演、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