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805)
报纸(1191)
图书(376)
会议论文(18)
学位论文(1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075)
地方文献 (187)
红色文化 (51)
地方风物 (28)
宗教集要 (26)
才乡教育 (17)
非遗保护 (11)
文化溯源 (11)
按年份分组
2014(443)
2012(221)
2010(207)
2009(199)
2006(135)
2005(119)
2003(87)
1992(34)
1991(33)
1990(24)
按来源分组
其它(103)
东坡赤壁诗词(16)
中国博物馆通讯(2)
科普研究(1)
西安档案(1)
现代生活用品(1)
石油知识(1)
机电兵船档案(1)
蜜蜂杂志(1)
中国民族(1)
清道人与南京
作者:宁林 欧炀  来源:南京史志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瑞清  牛首山  师范学堂  辛亥革命  日本教习  梅花  南京  江西省抚州市  教育质量  文化建设 
描述:清道人与南京■文/宁林欧炀李瑞清墓在南京近郊的的牛首山南麓,有一座湮没在柏树和杂草丛中的墓。墓包坐北朝南,呈半圆球形,用水泥砌成,墓包的周围是用水泥砖石砌成的圆形矮墙,朝南的方向留下一处缺口,缺口
南京地名集对》序
作者:夏茹冰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集对  南京  《滕王阁序》  独立文体  西晋文学  对联  王安石  西安市  黑龙江省  王勃 
描述:拜阅郭殿崇先生新作《南京地名集对》,耳目为之一新。 地名集对,由来已久。西晋文学家陆云(字士龙)与荀隐(字鸣鹤)的对句“日下荀鸣鹤;云间陆士龙”可视为最早的地名对兼人名对。唐·王勃《滕王阁序
纪念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刘大年先生逝世一周年
作者:暂无 来源:近代史研究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大年  马克思主义史学  近代史研究  逝世  中国史学  纪念  中国社会科学院  重大损失  99年  所长 
描述:纪念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刘大年先生逝世一周年
输只是一次经历,决不是整个人生——学会输得起
作者:袁丽娟  来源:家庭教育(婴幼儿家长)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生  失败  学会  曾巩  经历  李调元  中进士  不可能  滋味  扑克 
描述:好几年以前,有那么一天,六岁的女儿突然提出要打扑克,并声称,她不愿意和小朋友打,要和大人打。而据小朋友们反映:不是她不愿意和小朋友打,而是小朋友不愿和她打。说她才知道Q比J大,K比A小,没
未来的宁波博物馆馆长应是“多面手”
作者:王路 姚园园  来源:宁波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博物馆  多面手  宁波帮  文化传播  综合性  珍贵文物  竹刻  海上丝绸之路  文化信息  三江文化 
描述:未来的宁波博物馆馆长应是“多面手”
汤显祖诗歌对南京城市的书写:汤显祖诗歌的文化学考察
作者:卢川  来源: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诗歌  诗歌  南京  南京  城市书写  城市书写 
描述:万历十二年始,汤显祖在南京任官十载。在此期间,他的许多诗作都是南京城市生活的产物,对南京城市的书写包罗万象。这些诗文从市民的文化认同和立场出发,运用丰富的城市意象,将城市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
农民诗人王英
作者:吴远道  来源:东坡赤壁诗词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农民诗人  王英  诗魂 
描述:漾漾丝雨别蕲春,浠水相交初识君。细读先生烟雨集,芬芳泥土化诗魂。
南京文献记载中的杏花村
作者:邓振明  来源:南京史志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杏花村  文献记载  《清明》  《太平寰宇记》  杜牧  南京  《大清一统志》  《四库全书总目》  大明一统志  汪士铎 
描述:宋朝谢枋得(1226~1289)所编《千家诗》中有首署名为晚唐杜牧(803~853)作品的《清明》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此诗未见于杜牧的《樊川文集》、《外集》及《别集》,也未见于《全唐诗》。大概是因为它...
南京:再奏改革交响曲
作者:暂无 来源:群众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改革家  南京  交响曲  2010年  改革精神  改革试点  王安石  大部制 
描述:“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北宋“改革名臣”王安石的改革精神深深融注在南京的血脉中,无论是28年前的改革试点、10年前的区县改革,还是2010年
中国湿地博物馆
作者:暂无 来源:杭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记者 郭琳 五千字《金刚经》,被刻在手掌大的巴林石上;近八千字的《孙子兵法》,所占地方也不过一倍。 而雕刻者李浩说,小,并不是最重要。如果要比小,大可以去看吉尼斯世界纪录——微雕所以脱离“匠气”,不止在于一个“小”字,更在于“小”中透露的章法和意蕴。 艺术的微观世界多有看头?不妨在接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