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9)
报纸(22)
学位论文(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6)
地方文献 (18)
地方风物 (2)
才乡教育 (1)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14(9)
2008(8)
2007(5)
2002(1)
2000(9)
1997(1)
1989(1)
1988(3)
1983(1)
1975(1)
按来源分组
其它(7)
考试周刊(2)
赤脚医生杂志(1)
苏州日报(1)
江汉论坛(1)
呼兰师专学报(1)
武汉晚报(1)
领导文萃(1)
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
物资流通研究(1)
中国逻辑学会在武汉召开两个学术讨论会
作者:石一日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逻辑学  形式逻辑  西方逻辑  周礼全  学术讨论会  湖北大学  中世纪  武汉市  模态逻辑  开幕式 
描述: 由中国逻辑学会形式逻辑研究会、西方逻辑史研究会和湖北大学联合召开的全国笫五次形式逻辑讨论会和第六次西方逻辑史讨论会于1990年10月16日至21日在武汉市湖北大学召开。共收到论文、资料70件。在开幕式上,中国逻辑学会会长周礼全先生致
汤显祖的“真”和“情”──两个筋斗,一个冤案
作者:陈西汀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真”  “情”  张居正  遂昌县  冤案  《牡丹亭》  《万历野获编》  申时行  明王朝 
描述:汤显祖的“真”和“情”──两个筋斗,一个冤案陈西汀汤显祖身上有两个字,支配着他的一生。第一个是“真”字,第二个是“情”字。他的“真”与生俱来,他的“情”由“真”而发。这两个字,表现在他生活的每个角落
高等学校应是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
作者:暂无 来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等学校  科技成果  中间试验  工业企业  教学和科研  工程研究中心  开发人才  技术工人  工程技术人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描述:高等学校应是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高等学校是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培养科技人才,出科技成果,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发展国家经济建设。高等学校搞生产不是主要任务,因为生产需要工厂、设备、技工、器材等,还有经销
“关于王安石变法”一文中两个史实上的问题
作者:朱家源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关于王安石变法”一文中两个史实上的问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两个科技推广项目通过国家验收
作者:黄天柱  来源:技术与创新管理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科技推广项目  项目验收  黄松  繁育技术 
描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两个科技推广项目通过国家验收
《论语》中两个“性”字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作者:曾海龙  来源:理论界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是其所是之性  是其应是之性  成人之道  成圣之道 
描述: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此即是一完整的成德进路。这一进路中,从学到立达至不惑是成人之道,而知天命以后则是成圣之道了。
荆公新学的两个发展阶段及其理论特点
作者:肖永明  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新学  发展阶段  理论特点  道德性命 
描述:荆公新学的两个发展阶段及其理论特点
爱情题材:从发展层次上观照 下:兼论《西厢记》与《牡丹亭
作者:宁宗一  来源:戏曲艺术(北京)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爱情题材  王西厢  西厢记  董西厢  张生  老夫人  观照  封建礼教  莺莺 
描述:年,不为晚矣。”进京赶考是张生自己提出来的,并答应“三两日定行”。莺莺听说张生要去赶考,“愁怨之容动于色”,张生却大不以为然,并说:“烦为我言之,功名也所甚重,背而弃之,贱丈夫也。我当发策决科,策名仕版,谢原宪之夹窦,衣买臣之锦衣,特此取
爱情题材:从发展层次上观照 上:兼论《西厢记》与《牡丹亭》
作者:宁宗一  来源:戏曲艺术(北京)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爱情题材  莺莺  理想爱情  西厢记  牡丹亭  封建主义  观照  王实甫  张生  恋爱婚姻 
描述:,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变革都会在这个领域中显示出征兆,它是历次思想解放运动的一个显眼的组成部分。比如,人类反封建主义的斗争,就使文
传统昆剧的“神品”和观众的层次-为“曲高和寡”进一解
作者:胡忌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琵琶记》  昆剧  艺术精品  戏剧作品  观众  古典艺术  万历年间  评论  《牡丹亭》  演员 
描述:(一)小引 我国古典艺术中的书、画,往往标举某些难以企及的艺术精品为“神品”,而为后代行家所公认。古典戏剧作品中称之为“神品”的,大家熟知始于明代万历年间吕天成的《曲品》。《曲品》著录“旧传奇”多种,但品题为“神品”的,仅有《琵琶记》和《拜月亭》两种。其于《琵琶记》下有一段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