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347)
期刊文章(624)
会议论文(4)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946)
地方文献 (21)
地方风物 (4)
红色文化 (2)
非遗保护 (1)
宗教集要 (1)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1235)
2011(83)
2010(84)
2008(37)
2007(35)
2005(36)
2003(24)
2001(21)
1996(17)
1981(10)
按来源分组
人民日报(20)
其它(6)
南湖晚报(3)
学习时报(3)
做人与处世(2)
福州日报(2)
人民代表报(2)
咬文嚼字(2)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1)
中国审计(1)
打破城乡界限应是力争
作者:肖华  来源:瞭望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城乡二元结构  城乡二元结构  社会保障部  社会保障部  全国人大  全国人大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  流动规模  流动规模  缩小差距  缩小差距  城镇化  城镇化  医保  医保 
描述:全国人大12月25日开展医改专题询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指出中国医保建设在城乡二元结构基础上,且两者存在矛盾和问题,随着城镇化加速,人口流动规模增大,矛盾凸显。医保将力争打破城乡界限,缩小差距。
开放大学应是简单的电大“翻牌”
作者:于云秀  来源:中国远程教育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开放大学  电大  发展规划纲要  终身教育体系  广播电视大学  教育改革  教育部  仁者 
描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在继续教育部分,将“办好开放大学”列为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的一项重要措施。然而,如何认识开放大学的性质、任务及开放大学与现有的广播电视大学的关系?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专栏 世界是平的,心录应是
作者:暂无 来源:特区教育·中学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 这其实也就是一个阅读经典的话题,对此我深以为然。但这个近乎常识的观点之所以令我格外触动,是因为我最近读到了这样一则新闻:受网络文学的影响,如今的青少年普遍对文学名著兴趣不大,而对魔幻、科幻、侦探类图书“情有独钟”。上海译文出版社曾经推出了一套名著文库系列丛书,包括毛姆的《刀锋》、福斯特的《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德莱塞的《珍妮姑娘》、卡夫卡的《城堡》、柯林斯的《白衣女人》等,但据说销量很不理想。中国古典名著的命运也好不到哪里去,有报道说,某女士给女儿列了个“暑期名著阅读计划”,没想到却遭到女儿软硬兼施的“抵抗”,一个假期下来,一本《红楼梦》仅仅翻了十页不到一一而许多家长有着相类似的困惑。很多新课标的语文课外读本干脆将国内外的名著缩写,只留下最简单的故事梗概。 这当然和我们这个时代的浮躁特性有关,想想看,某名人一本正经地考证黛玉葬花是一种行为艺术,某文学博士著书称李白是大唐第一古惑仔,吃软饭、打群架、混黑道、梦想在闹市砍人,而依据是李白这样的诗句:“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更令人惊讶的是作者声称这是一部纯粹的学术著作。文化被剥离成了知识,知识又被剥离成了拿来即用的技术,青少年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这种重术轻学的社会氛围的影响下,指望他们潜身名著恐怕并不现实。 但越是这样,我们越得重视经典阅读的价值,重视经典阅读对一个人成长的意义。李泽厚说,人是文化的积淀。一个人倘若没有起码的人文精神的滋养,则会导致灵魂的失重与缺钙,成为所谓的精神侏儒。而我们获得精神营养的主要途径就是阅读尤其是经典阅读,通过与那些高贵灵魂的对话,来感知自身与世界。有一本畅销书说世界是平的,但一个人的心灵不应该也是平的,不应该在快餐式的阅读中让心灵逐渐走向扁平化。 如今是一个信息海量的时代,各种读物太多,开卷未必有益,因此我们有责任引导青少年阅读经典。几年前,有关方面曾经启动了“我最喜爱的一本书·首届百种优秀青春读物”评选活动,应该就基于这方面的考虑。该评选活动从全国74家出版机构和社会各界推荐的几百种图书中选出了100种优秀青春读物,如北京大学出版社的《物种起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给青年的12封信》、华文出版社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辽宁教育出版社的《傅雷家书》、湖南科技出版社的《时间简史》(普及版)、上海译文出版社的《挪威的森林》等经典作品,此外,一些畅销书也大量进入评选榜单,如人民出版社的<做最好的自己》、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王蒙:我的人生哲学》、新华出版社的《细节决定成败》、中华书局的《于丹<论语>心得》、长江文艺出版社的《我的世界我的梦》、电子工业出版社的《富爸爸·穷爸爸》和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的《亮剑》等。 好的阅读令人受用一生,阅读经典无疑是一个高效率的阅读,给他们指定 “经典”是必要的,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所谓经典也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概念,前人视昨犹如后人视今,我的少年时期阅读《西游记》,《水浒传》等“闲书”是要受骂的,与今天的家长逼着阅读经典的情形恍如隔世。推己及人,以昨视今,对于今天的网络文学以及一些人眼中的“闲书”,我们也没有必要乱棍打死。他们不愿意轻易接受父母指定的“经典”而是坚持自己去选择,难道就没有一点道理?我们与其慨叹他们“肤浅”不如尝试进入他们的阅读世界,进而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真的没有必要处处为“人师”,尤其是包办一切。就以“我最喜爱的一本书·首届百种优秀青春读物”评选活动为例,从报道中看,它是从全国多家出版机构和社会各界的推荐中评选产生,却似乎不见青少年本身的声音。这多少有点奇怪,这道”菜”是端给青少年品尝的,我想他们的感觉才是最重要的,他们应当有更多的“点菜”的权利,否则就是喧宾夺主了。据说这项活动还将继续进行下去,我希望接下来的活动能够更好地突出青少年在这件事情上的”主角“地位,看看他们心目中的阅读排行榜是什么。
王益上诉死缓昨生效-刘芳菲因退还贿赂款,构成共同受贿
作者:暂无 来源:山西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王益,因受贿1196万元而被北京市一中法院一审判决死缓。4月26日,是王益上诉期限的最后一天。27日记者获悉,王益在上诉期内没有提出上诉,其死缓判决已经正式生效。 判决书认定,王益的受贿总额为1196万元。其中1999年11月至2008年2月,王益利用职务便利,接受云南昆钢朝阳钢
最高法报告回避黄松有案
作者:暂无 来源:江淮晨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晨报讯据北京晨报去年,3231名黑社会性质罪犯获刑。昨天,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向全国人代会报告工作时,将打黑除恶行动、传播黄色信息、黄松有案等社会热点一一坦陈。 黄色信息案涨四成 去年,最高人民法院受理案件13318件,审结11749件,同比分别上升26.2%和52.1%。 去年法院系统会同
最高法原副院长黄松有认可贪污罪
作者:暂无 来源:新闻晨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据新京报报道昨日,黄松有的辩护律师高子程表示,将于今日递交上诉状。此前,河北廊坊中院一审以受贿罪、贪污罪判处黄松有无期徒刑。对于判决中的受贿罪名,黄松有并无异议,但认为法院认定的受贿数额偏高,并且对于贪污的罪名表示不服。1月19日一审结束后,高子程介绍了庭审情况。高子程说,控辩双方针对黄松有是仅涉
要把黄松有当小人物来“启示”公众
作者:暂无 来源:浙江法制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评论靶标] 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黄松有,先后贪污受贿510余万元,1月19日被一审判处无期徒刑。有人说,黄松有案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法官的贪污受贿、徇私枉法现象不容忽视,应立足司法拍卖环节、法官与律师关系,加强监督。这样寻求“启示”,完全是门缝里看人,把黄松有看扁了。 法官贪污受贿、徇私枉法,
要把黄松有当小人物来“启示”世界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青年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黄松有,先后贪污受贿510余万元,1月19日被一审判处无期徒刑。有人说,黄松有案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法官的贪污受贿、徇私枉法现象不容忽视,应立足司法拍卖环节、法官与律师关系,加强监督。这样寻求“启示”,完全是门缝里看人,把黄松有看扁了。 法官贪污受贿、徇私枉法,非自黄松有始,既然
黄松有只承认受贿承认贪污
作者:暂无 来源:北方新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黄松有,因贪污、受贿一审被判无期徒刑后,坚决提起上诉。3月17日上午,河北省高院终审落槌,驳回了他的全部上诉意见,对黄松有案维持原判。 今年1月19日,廊坊市中院认定黄松有的行为构成贪污、受贿两宗罪,判处无期徒刑。一审法院认定了检方指控的全部内容:2005~2008年,黄松有受贿
黄松有堕落至此 纵有才华可惜
作者:暂无 来源:长江信息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据黄松有的同窗介绍,黄的业务能力还是很过硬的,工作也比较有创新,曾被认为是年轻有为的学者型法官。 黄曾就读于重庆的西南政法大学。一个被业内普遍认可的说法是,中国司法界半壁以上的江山由该校打造,尤其是西政1978级的成功,已成为中国法学界“不可复制的神话”。黄松有正是这些佼佼者之一。黄松有被抓后,同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