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常合道 奇趣横生——诗学漫笔
-
作者:李元洛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反常合道 古典诗歌 诗歌创作 苏东坡 艺术经验 艺术宝库 李白 艺术效果 王安石 作品
-
描述:”?且让
-
《登飞来峰》及《元日》赏析
-
作者:申君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重要地位 北宋 飞来峰 咏物诗 王安石 封建政治 内心世界 赏析 境界 寄托
-
描述:诗人本来就醉翁之意不在酒,不过假物寄意,借景托情,看来在写景咏物,其实却另有寄托。对前一类诗,我们应当从所写景物内去体会诗人的喜怒哀乐之情;对后
-
问的艺术
-
作者:林从龙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陶渊明 王安石 语言 故乡 王维 北山 子思 艺术 杂诗 应知
-
描述:尚康强。死狐正首丘,游子思故乡。嗟我行老矣,坟墓安可忘!唐代的王维写过三首《杂诗》,其第二首云;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这三首诗都是通过故乡来人问故乡的事,表达了思念和关切家乡的真挚感情。陶渊明独爱象征隐逸孤高的菊花,所以问“今生几丛
-
词二首赏析
-
作者:叶嘉莹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翰林学士承旨 冯延巳 海道 诗歌创作 苏轼词 王安石 赏析 摇荡性 感发 诗品
-
描述:则外界物象之所以能感动人心者,大约主要有二种情形:其一是由于有生之物对于生命之荣谢生死的一种共感,
-
“春风”“白日”质疑
-
作者:王振汉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资治通鉴 瓜州 熙宁 泊船 宋神宗 汴京 政治背景 江宁 黄河
-
描述:合王安石写作此诗的背景”时,却把背景搞错了。由于背景错了,对诗人的“心情,以及感情起伏的跳荡”的把握也不准确。舒文认为王安石写作此诗的背景,是“诗人罢相归隐途中,路过瓜州”时写的。王安石第一次罢相
-
西施的魅力与功罪:对读几首咏西施的诗
-
作者:张仁健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施 特殊类型 王安石 咏史诗 越王勾践 政治后果 后世文人 历史人物 政治斗争 罗隐
-
描述:史诗人们垂青的一个。西施,这位在越溪浣纱的美丽、纯洁、天真的村姑,一自被越王勾践作为“美女间谍”送人吴宫,便在国色天姿上抹上了一层洗刷不掉的政治斑痕。历来为数众多的咏西
-
文学作品的反向引发作用
-
作者:杨济东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有限与无限 曹雪芹 红楼梦 王安石 周朴园 文学作品 乐观主义 古人 中国文学史 引发作用
-
描述:作用——所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不正是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吗?于是,人反而被引发到“人生代代无穷已”的积极思考之中。
-
吟成意态在虚描:温庭筠词法一例
-
作者:艾岩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意态 性格 仕女 美术 温庭筠词 审美 摄影师 利用人 艺术形象 王安石
-
描述:中,当然是间接的。不过相对的来说,也有比较直接的地方。比如陆游的“古砚微凹聚墨多”,就和画家的静物写生相当;苏轼的“林缺湖光漏”就和大自然的美术摄影相当;杜甫《房兵曹胡马》的“竹批双耳峻,
-
唐宋诗名句品赏
-
作者:张孟麟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宋诗 李商隐 御花园 《李凭箜篌引》 王安石 女娲 《听颖师弹琴》 化静为动 艺术特色 艺术表现力
-
描述:贞观12年(公元638年)秋天的某一个早晨,红日尚未露出笑脸,唐太宗李世民就徐步从大美明宫走向栖凤阁旁边的御花园看花。此处种植许多的奇花异草,一时被雾气所笼罩,唐太宗在雾中看花,却另有一番情趣,在
-
试析《前赤壁赋》的虚无思想
-
作者:顾伟钢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试析 政治斗争 政治理想 政治倾向 政治见解 虚无思想 苏轼 王安石 处世态度 虚无主义
-
描述:的格套,注入了更多的散文成份,写得自由活泼、清新流畅,笔法腾挪变化、汪洋恣肆,如行云流水,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