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所踪”应是“不知所终”等
-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不知所踪”应是“不知所终”等
-
雇主首先应是优秀培训师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外资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雇主首先应是优秀培训师
-
“二度媒”应是“二度梅”
-
作者:李大新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光明日报》 陈伯华 李青 “二度梅”
-
描述:害梅
-
中国工人的月薪应是多少
-
作者:薛涌 来源:新闻世界(社会生活)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经济 工人 月薪 整体竞争力 工资标准 一个中国 高工资 不公平
-
描述:中国工人的月薪应该是多少?这当然应和他们的贡献成比例。不切实际的高工资会妨碍企业的竞争力;但过低的工资,不仅会造成社会的不公平,也会影响中国经济的整体竞争力。而在这里,我们探讨的是一个中国工人的理想工资标准。
-
班主任应是一位慈父
-
作者:刘映剑 来源:师资建设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班主任应是一位慈父
-
教师应是有情人
-
作者:熊萍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教师应是有情人
-
小说家应是运筹帷幄的帅才
-
作者:王棵 来源:中篇小说选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小说家应是运筹帷幄的帅才
-
课堂应是开放的天地
-
作者:管玉新 来源:甘肃教育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 开放 开放 指导 指导 方法 方法
-
描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言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
信访应是和谐社会的常态
-
作者:杨黎 来源: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信访工作 常态 党和政府 社会稳定 社会矛盾 社会功效 信访制度
-
描述:访的观念和具体的信访实践工作中,对于信访与和谐的关系存在着一些误区或盲点,这对信访工作造成了阻碍,也不利于信访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应当予以澄清。我们可以通过社会冲突理论并结合具体案例来分析信访活动的本质,从而对信访与和谐社会的关系获得更为深刻的体认。一、作为社会冲突的信访与和谐社会在和谐社会视野下,学界对信访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信访制度在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作用;2.信访中的突出问题损害社会和谐;3.应当加强信访工作、完善信访制度,构建和谐社会。可见,在信访与和谐社会的问题上,人们主要从“信访制度”和“信访工作”的层面来理解“信访”,强调在追求和谐社会过程中理性主动的制度性建构,而很少从作为社会冲突的“信访行为”或“信访现象”出发探讨这种原生性社会现象与和谐之间的联系。信访现象诞生于制度建构以前,信访制度的...
-
“韧”应是长期的激情
-
作者:巍子 来源:风尚周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韧”应是长期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