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鹤楼征文选——黄鹤归来
-
作者:中国作家协会武汉分会 长江日报 来源:光明日报出版社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黄鹤楼征文选——黄鹤归来
-
崔颢《黄鹤楼》诗解要诠
-
作者:孙桂平 来源: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鹤 白云 昔人 《鹦鹉洲》 《凤凰台》
-
描述:、有情思,并非纯粹的七律,而是歌行与七律相结合的佳作。从诗体结构分析,李白《鹦鹉洲》与《凤凰台》仿效崔颢《黄鹤楼》,并未得其神髓。
-
江城子·入光谷十年抒怀黄鹤楼登黄鹤楼抒怀黄鹤楼感怀浣溪沙·
-
作者:暂无 来源:长江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沈烈风(湖北)
砺剑十年跨谷峰,落霞红,舞秋风。笑迎艰困汗水洒时空。新路朝天新树绿,新画卷,驻心中。回眸岁月太匆匆,过江龙,信天翁,问心无愧,赤胆对苍穹。老马识途奔万里,闻号角,再冲锋。
钟一晖(澳门)
依稀烟水浮黄鹤,苍莽盘蛇耸画楼。
翘角于飞凌浩瀚,艺文荟萃展风流。
遐
-
沁园春·黄鹤楼第六届黄鹤楼诗词大赛作品选登黄鹤楼抒怀登黄鹤
-
作者:暂无 来源:长江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李迈群&(湖南)
独立楼头,游目骋怀,万象一新。看三城鼎立,层楼捧日;双江带绕,玉带横滨。鹦鹉洲前,晴川阁畔,万木苍葱百卉芬。龟蛇静,听梅花玉笛,分外怡神。江城形胜遥闻,扼水陆交通踞要津。自平湖峡出,千帆疾疾;葛洲坝起,百业欣欣。瑞溢钢都,名驰宇内,黄鹤归来起舞频。红旗展,喜征途俊
-
白云黄鹤的故乡:武汉
-
作者:暂无 来源:农家顾问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武汉市 景点 黄鹤楼 古琴台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东湖风景区
-
描述:准备好了吗?走,背上行囊,“游山玩水”去! 这期让我们从本刊所在地湖北出发,先就近游览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 历史文化名城——
-
走进文本 品读悟情:《黄鹤偻送别》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作者:黄永炎 来源:学生之友(小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鹤楼 教学设计 文本 课时 设计说明 苏教版
-
描述:设计说明:《黄鹤楼送别》(苏教版第九册第25课),以文包诗的形式,叙述了年轻的李白在黄鹤楼上为好友孟浩然饯行的事,描绘了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阳春美景,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时依依惜别的感情。
-
黄鹤楼藏古今名家书法选
-
作者:杨蒲林 岳燕青编 来源:武汉出版社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黄鹤楼藏古今名家书法选
-
中国四大名楼 黄鹤楼诗文
-
作者:方伟华 来源:吉林摄影出版社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楼阁 名胜古迹 简介 中国
-
描述:中国四大名楼 黄鹤楼诗文
-
河北梆子表演专业剧目教材 黄鹤楼
-
作者:河北省戏曲学校编 来源:中国戏剧出版社 年份:1963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河北梆子表演专业剧目教材 黄鹤楼
-
论《黄鹤楼》诗与我之雕塑‘黄鹤归来兮’之关系
-
作者:刘贵全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诗词 雕塑 探寻 视觉转换 融合
-
描述:词绘成300幅画作出版,帮助人们用另一种形式读解诗词。雕塑作为视觉语言,也同样可以用直观的视觉形象来体现诗的意境。总之,作为传统文化的诗词与当代雕塑相互关照,共同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所起的文化发展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利用传统文化资源-诗做切入点,从时代背景和推动文化发展的角度出发,探讨人文精神在当下的失落与回归,对传统文化资源作纵向寻觅,求取返本开新。探寻和发掘传统文化资源中包含的“现代性”,进行现代视觉转换,引起当代人内心深处的共鸣。诗与雕塑的交融,产生了新的审美意境,赋予观者更多的艺术想象力和视觉感受。传统文化对雕塑产生影响和渗透是必然的,同时是应该格外被重视和利用的。我借用寓意深刻、文化特征鲜明的古诗词为作品命名,想进一步体现文化脉络的延伸性,营造一种饱含诗情与画意和耐人寻味的审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