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的困境
-
作者:王珏平 来源:当代艺术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水磨腔 牡丹亭 昆曲传习所
-
描述:本文的核心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探讨了其起源,形成,繁盛及其衰落,并且从其自身的特征和社会时代两个方面作出了一些客观的阐释。同时着眼于今天昆曲的现状,回溯和审视新中国戏曲政策,进行彻底的反思
-
昆曲《牡丹亭》的叙事结构
-
作者:王如丹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叙事结构 昆曲 《西厢》 汤显祖
-
描述:明代汤显祖《牡丹亭》甫一问世,就受到了当时民众的热烈欢迎,从沈德符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一句,便可略窥当年盛况。然而真正的经典更经得住时间的检验,《牡丹亭》在历经了数百年
-
威尼斯上演昆曲《牡丹亭》
-
作者:暂无 来源:海外华文教育动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威尼斯 昆曲 中国艺术 意大利 观众 演出
-
描述:6月15—16日,被称为“百戏之祖”的昆曲《牡丹亭》在意大利威尼斯隆重上演。连续两天的演出,使威尼斯观众和业内人士尽心倾倒,高雅的中国艺术,彻底征服了素有“艺术之邦”之称的威尼斯利观众。
-
浅吟低唱间的心性“琢”“磨”:古老昆曲对当代生命美学的启示
-
作者:龚晓薇 张雪 来源: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牡丹亭 生命美学 生命意识 仪式感
-
描述:不胜收的昆曲给生命的启示是对厚度的探寻,对质感的重新审视.
-
昆曲《牡丹亭》如何青春
-
作者:赵忱 来源:中国文化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关键词: 《牡丹亭》 昆曲 白先勇 汤显祖 文学想象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 爱情神话 爱情主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基本评价
-
描述: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因为白先勇先生的加盟而备受瞩目,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的昆曲情怀由来已久。其实我们都没有道理不喜欢《牡丹亭》。汤显祖伟大的文学想象力简直空前绝后,而且,是昆曲,对《牡丹亭》完成了
-
《牡丹亭》把我带进了昆曲
-
作者:蔡正仁 来源:上海艺术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昆曲 上海昆剧团 杜丽娘 柳梦梅 现代化 演员 戏曲研究 音乐伴奏 综合素质
-
描述:《牡丹
-
浅析昆曲《牡丹亭·游园》
-
作者:孔亚磊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物质遗产 戏剧艺术史 元末明初 文化底蕴 心灵境界 《牡丹亭·游园》
-
描述:浅析昆曲《牡丹亭·游园》
-
面对世界——昆曲与《牡丹亭》
-
作者:白先勇 来源:艺术评论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昆曲 世界 国家大剧院 苏州 排演 排练 演员
-
描述:是令人非常兴奋高兴的旅途。
-
看昆曲《牡丹亭》
-
作者:仲平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5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艺术魅力 汤显祖 昆曲 京剧院 柳梦梅 剧作家 改编本 折子戏 寻梦
-
描述:·惊梦》和《拾画·叫画》,但象《劝农》、《寻梦》、《冥判》、《问路》、《硬拷》等折却已不经见.这次演出的改编本,为了贯串这本戏的前后情节,并保存原作中对于柳梦梅和杜丽娘之间的纯洁爱情的成功的描写,故撇去一些次要的情节,把这一部篇幅浩瀚的、需要几
-
赏心乐事《牡丹亭》:浅谈“知”在审美活动中的影响
-
作者:梁晓莹 来源:神州民俗(学术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昆曲 牡丹亭 牡丹亭 审美文化 审美文化 舞台演出 舞台演出 戏曲美学 戏曲美学
-
描述:《牡丹亭》四百多年的风雨历程,其意义并不仅仅局限于对一个经典剧目独特艺术价值和艺术规律的发现,而在于探究昆曲以及传统戏曲乃至整个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微妙联系,进而窥探整个民族审美心理和文化情结,并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