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7959)
报纸
(895)
学位论文
(610)
图书
(261)
会议论文
(8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300)
地方文献
(147)
地方风物
(130)
非遗保护
(84)
才乡教育
(80)
文化溯源
(43)
宗教集要
(16)
红色文化
(8)
按年份分组
2012
(633)
2011
(623)
2009
(554)
2004
(276)
1992
(112)
1989
(117)
1987
(149)
1986
(176)
1985
(135)
1979
(37)
按来源分组
其它
(762)
抚州师专学报
(74)
人民日报
(28)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7)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6)
中华书局
(2)
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
(2)
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
(2)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中国医疗保险
(1)
相关搜索词
吴云
研究动态
办好学报
城镇职工
圆锥截面
研究
佛教观
临川
王安石
诗歌
变法
抚州
古典散文
《乌江亭》
《题齐安驿》
古代文学
三皈依
古诗
答司马谏议书
妻子
两面派
历史风云
基本观点
力量
兴亡之感
作者
墙角
唐宋八大家
唐人
首页
>
根据【检索词:《抚州师专学报》出版《王安石研究专辑》】搜索到相关结果
74
条
晚年
王安石
与吕惠卿——从《全宋文》的一篇误收文字谈起
作者:
高纪春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全宋文》
王安石
吕惠卿
描述:
《全宋文》李定文中误收了
王安石
晚年退居金陵期间写给吕惠卿的一封书信,这封信和现存另外两封
王安石
致吕惠卿的书信一道,为我们提供了晚年
王安石
与吕惠卿释憾复欢的证据。
从
王安石
对太学的改革看其创新精神
作者:
吴云生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创新精神
太学生
法先王
熙宁
学官
闭性
经术
律学
神宗
描述:
化”建设需要的人才,清理和破除这种陈腐的历史传统,仍然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在我国古代就有不少卓有见识的改革家,力图突破封建传统教育的封闭性和保守性,表现出了大胆的创新精神。
王安石
就是其中一个
王安石
《字说》说解字义的特点和以“会意”说解字义的原因
作者:
黄建荣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字说》
字义
会意
义理
经世致用
描述:
的实践,三是学术和政治的双重需要。这三方面的原因实际上体现出他提倡的经学必须以经世致用为特点的一贯思想。
王安石
《韩子》诗辨析 : 兼析历来对王氏评韩的争议
作者:
寿涌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韩愈
评韩
孟子
王氏
吏部
蒋堂
《原道》
临川
岁时
描述:
辈与同行。
应当重视陆象山
研究
(代序)
作者:
李国强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历史唯物主义
优秀传统文化
封建主义
精神文明建设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精神
研究
历史
心学
描述:
应当重视陆象山
研究
(代序)
陆象山
研究
三题
作者:
李华青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
心学
育人
育人
正直务实
正直务实
描述:
论述了一位构建“心学”大厦的先哲、一位作育人才的大师、一位正直务实的官员三个问题,从不同侧面对陆象山进行了
研究
。
王安石
词禅趣论
作者:
王建根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词
禅趣
禅宗
王氏
自性
见山是山
禅理
见水是水
三宝
入世精神
描述:
顽强地占据着一席之地,但在个人生活情趣
王安石
的性命学说
作者:
杨柱才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道德性命
性情一体
未发已发
性命
正性
正命
描述:
走向有其积极意义和深远影响。
论
王安石
精神及其时代价值
作者:
罗国基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精神
改革精神
民族精神
描述:
王安石
精神主要表现为:追求真理的无畏战斗精神,富国强兵的爱国主义精神,革故鼎新的革新精神,务实有为的实干精神。弘扬
王安石
的精神,要善于从历史与现实的比较中借鉴,积极推进当代中国的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大业
王安石
词思想内容浅析
作者:
涂幸
涂木水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词
思想内容
浅析
描述:
王安石
词数量虽少,但奶是他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四首王词为
研究
对象,将其思想内容分为五类来进行评析,在中国词史上给予适当的定位,并批驳了贬低王词的一些说法。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