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00)
报纸(436)
图书(93)
学位论文(31)
会议论文(8)
图片(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110)
地方文献 (82)
地方风物 (36)
宗教集要 (14)
红色文化 (10)
才乡教育 (7)
非遗保护 (6)
文化溯源 (3)
首页图片-宗教集要 (3)
按年份分组
2014(233)
2013(63)
2009(76)
2008(88)
2007(55)
2004(19)
1996(20)
1995(18)
1984(14)
1980(5)
按来源分组
其它(100)
中华书局(6)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5)
新世纪图书馆(3)
现代金报(2)
图书情报论坛(1)
报刊荟萃(1)
收藏.拍卖(1)
福建艺术(1)
山西古籍出版社(1)
“市易之獄”淺探~熙寧政爭研究之二
作者:蔡哲修  来源:中興史學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變法  黨爭  市易之獄  王安石  呂惠卿  曾布 
描述:衝突問題,另方面則又具有調整新黨內部權力結構的作用。呂惠卿與曾布,號稱王安石變法的左右手,二人卻似乎存在著微妙的競爭關係,本文即嘗試從新黨內部權力鬥爭的角度出發,藉著對「市易之獄」的探討,以觀察此二人在變法與政爭中的角色、地位與影響。
云州大地林改潮——云南省委副书记李纪恒深入临沧市专题调研
作者:马东文  来源:中国林业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制度改革  云南省  试点  林权  集体  专题调研  临沧市  大地 
描述:云州大地林改潮——云南省委副书记李纪恒深入临沧市专题调研
词翰兼美,情韵丰润——虞《风入松·寄柯敬仲》赏析
作者:李尧臣 欧阳江琳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兼美  赏析    丰润  情韵 
描述:画堂红袖倚清酣,华发不胜簪。几回晚直金銮殿,东风软、花里停骖。书诏许传宫烛,香罗初剪朝衫。御沟冰泮水挼蓝,飞燕又呢喃
博淹闳肆 兼蓄众家——浅论宋代句诗词的成就
作者:陈磊  来源: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  诗词文赋  诗歌成就  杂体诗  文风  王安石  词体  句词  发展繁荣  文士 
描述:宋代杂体诗文中,句的成就最为明显。句诗在宋代的发展经历的过程,实质反映出有文风的昌盛与词体欣赏的普及与提高的过程,宋代句诗词内容广博是闳肆,创造出辞章赡丽、体裁兼蓄的诗歌成就。
论马祖常之诗文与虞等人之唱答诗——兼论元代中期文风
作者:张文澍  来源:民族文学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代  西域  雍古部  马祖常 
描述:贯等当时一流作家与他的唱和之作,勾勒出马祖常的创作个性及与其他身处元代中期的作家所共有的文风共性。
颂扬盛世,尽心输诚―元代著名作家虞仕宦生涯的一个侧面
作者:姬沈育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仕宦生涯  歌颂盛世 
描述:颂扬盛世,尽心输诚―元代著名作家虞仕宦生涯的一个侧面
唐千金妇人方与明温补学家治疗月经病温补袪瘀用药之研究
作者:陈立德 陈荣洲 施慧瑄  来源:台湾中医医学杂志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千金妇人方  温补袪瘀  陈自明  薛己  张景岳 
描述:示,四位醫家調經思想,均以溫補為主。在用藥上,孫氏、陳氏均重溫經散寒,薛己與景岳則重溫補脾腎。惟薛己偏重調補肝脾;景岳則偏重溫補腎與命門,而辛溫散寒藥物已很少使用。至於袪瘀藥,孫氏常用破血攻堅藥,尤其善用蟲類
白先勇率青春版《牡丹亭》首次登国家剧院舞台
作者:暂无 来源:经济晚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作为国家剧院试演剧目中惟一昆曲剧目,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的第一百一十、一百一十一、一百一十二场将连续3晚在京演出。同时,白先勇也于近日推出该版的DVD,力图以影像将该剧传世。 今年3月,青春版
青春版《牡丹亭》“梦圆”国家剧院古老昆曲艺术再迎青春
作者:暂无 来源:温州日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青春版《牡丹亭》演出场景(资料照片)。 CFP供图 新华社北京10月9日专电 (记者 周玮) 青春版昆曲《牡丹亭》自8日起连续三晚在国家剧院上演。灯光映照的夜空之下,美轮美奂的剧院内
乐当十七义务宣传员 吴炳才走进央视《新闻联播》头条 东楚
作者:暂无 来源:东楚晚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网黄石新闻网 东楚晚报(记者 刘修强 左军 实习生 石钢)昨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播发了大冶85岁的吴炳才老人收集十七大的相关资料,制成13个展板,到街头学校宣传展览的报道,市民看到新闻后敬佩不已。 从党的十七大召开到闭幕,中国十大法制新闻人物、被人们称为“不老精神货郎”的老党员——大冶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