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3)
报纸(43)
学位论文(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15)
地方文献 (3)
红色文化 (1)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3(13)
2012(10)
2011(11)
2009(17)
1999(3)
1998(4)
1997(4)
1989(1)
1985(3)
1984(2)
按来源分组
上海戏剧(2)
幸福·悦读(1)
法学杂志(1)
史学集刊(1)
语文教学通讯(1)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
办公室业务(1)
重庆晚报(1)
人文杂志(1)
前进论坛(1)
《周礼》司法制度中所的氏族制残余
作者:关晓丽  来源: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  周礼>  司法  氏族制  阶级社会 
描述:<周礼>有关司法制度中保留了许多氏族制的残余.其中所载的复仇、发誓、象刑、众惩刑等反映了早期刑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周礼>所记载的司法条文为我国法制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我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尴尬”的尴尬——语文教学反思隅
作者:饶大志  来源:成才之路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语文教师  学生  学习  教学反思  教学任务  知识性错误  苏轼  代词  黄花 
描述:《师说》有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传道授业解惑,须付出终身的学习。稍有不慎,或许就会给教学带来尴尬和愧疚。
字里行间真情:晏几道《木兰花》赏析
作者:许金华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小山词  字里行间  封建社会  花期  人道主义思想  黄庭坚  思想内涵  价值观  北宋词 
描述:月亮从西边升起"般的幻想,所以是否具有人人平等的价值观,是对那个时期作家是否具有人道主义思想的一个
晏几道,拒苏轼的狂妄词人
作者:王爱军  来源:环球人物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一席之地,而且获得了“宋词小令第一人”的美誉。
景中情 情中理——晏殊《浣溪沙》浅析
作者:王健龙  来源:阅读与鉴赏(初中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浣溪沙》  晏殊  化虚为实  夕阳  回忆  情感 
描述: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于平淡中深度,于景象中人物——王安石《题湖阴先生壁》欣赏
作者:乐群  来源:中学语文(初中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于平淡中深度,于景象中人物——王安石《题湖阴先生壁》欣赏
世远莫其面,觇文辄其心——从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看
作者:赵渭绒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理论  戏剧理论  汤显祖  汤显祖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  虚实手法  虚实手法  情论  情论 
描述:汤显祖与莎士比亚堪称世界戏剧文坛的双子星座,他们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戏剧作品.他们生活年代的相近且都逝世于公元1616年,这种巧合进而激发了学者的研究热情.然而两者的可比性并非由于以上原因,而是因为其创作在题材的借用、对情的彰显及其虚实手法的运用三方面的相似.
心与践心—罗汝芳哲学思想研究
作者:王振华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罗汝芳  赤子之心  孝悌慈  打破光景  修正 
描述:和践履的双重指向都归结到“孝悌慈”上来,而“孝悌慈”之道德依据源自个体禀赋于天道的“赤子之心”,“心”便成为觉悟世人、成就圣贤的重要环节。“心”既有对本心的自信,又包含本心“不容己”要呈现自我
吴登盛会李纪恒一行
作者:谭晶纯 杨峥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吴登盛会李纪恒一行
田野出秀峰 质朴真淳-□刘绍本
作者:暂无 来源:河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青年作家樊秀峰,出生在“十年动乱”初始的岁月,又学习和成长于改革开放的时代。他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下半期读大学的时候,我正在那座学校的写作教研室任教,对于每个年级里喜爱写作并且业绩突出的学生,都留有印象。樊秀峰对写作课的学习是用心刻苦的,他的练笔成果不时地得到师生们的赞许,但他从未停步歇息,课上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