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色,生命的旋律
-
作者:史荣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高年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旋律 生命 “绿” 第十册 王安石 名句
-
描述:诗歌《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余韵还未散尽,春光已来染绿我们的双脚。翻开第十册第1课,课题中一个“绿”字已让人满眼春色。正如王安石的千古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一样,这个“绿”字又有何词能够替换?只此一字,便能激起读者的兴趣。
-
人性之恶的潜隐与幽深:读李浩《一只叫芭比的狗》
-
作者:陈佳冀 来源: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一只叫芭比的狗》 人性 动物叙事 爱 批判锋芒
-
描述:表征与不足。
-
试论杜丽娘性格中“情”与“理”的矛盾冲突及其文学意义
-
作者:高杰 来源: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汤显祖 情 理
-
描述:作为中国古典戏剧舞台上一枝独秀的美艳“牡丹”,《牡丹亭》中的杜丽娘以鬼之“虚情”对己,以人之“实礼”待世,实现了其人生价值追求的最大化.同时,对人性中潜在的自然性与社会性淋漓尽致地演绎使其不仅在同类
-
欲望的舒缓 人性的张扬:《牡丹亭》和《麦克白》两剧主题比
-
作者:刘钱凤 张智义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麦克白》 《麦克白》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 欲望 欲望 张扬 张扬 人性 人性 80年代 80年代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
描述:《牡丹亭》是我国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剧目,至今仍是我国戏曲院团的保留剧目。国内的比较文学学者一般都倾向将其同莎士比亚的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进行比较研究,譬如陈瘦竹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对此就已展
-
情之所必有理之所必无--论汤显祖《牡丹亭》中的以情反理
-
作者:赵秀芝 来源:科学导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情 理 程朱理学 以情反理
-
描述:浪尖上举起“至情”的大旗,通过戏剧抒发对“有情社会的到来”的期望.其创作的最主要的目的是:扬情以反理,即通过宣扬“情”的伟大和正当美好来批判“理”对人们精神的束缚和毒害.
-
从自我的无视到八性的追求:《西厢记》与《牡丹亭》梦境对比
-
作者:陈心哲 来源:当代小说:下半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西厢记 牡丹亭 牡丹亭 梦境 梦境 人性 人性
-
描述:《西厢记》和《牡丹亭》各有一出关于梦境的描写,《西厢记》之草桥惊梦更多揭示的是人们对于自我的一种无视与无奈,而《牡丹亭》之游园惊梦则更多揭示了人们对于人性解放的追求与梦想。
-
王谦 把生命融入行动
-
作者:高艳 来源:考试(自考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残疾人 成人高考 广播学校 湖北省 生命 行动 处女作 环游 身体残疾 乒乓球
-
描述:王谦其人:1983年通过自学参加成人高考;1986年毕业于湖北省广播学校;2000年单人自费驾车走遍全国,获得“残疾人驾轿车环游中国之最”的世界基尼斯纪录;2003年完成处女作《圆梦》
-
生命清供
-
作者:朱良志 陈洪绶 来源: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洪绶 周亮工 陈老莲 生命 作品 人生 高古 博物馆 生平 孔尚任
-
描述:所谓大觉金灿,就是光辉灿烂的觉者。在周亮工看来,陈洪绶远不能以一个画家来看他,也不是一个干练的世海中人,他是大觉,他觉悟了别人所不能觉者,或所未觉者。
-
每天都应是关爱日
-
作者:张洁 来源:聊城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每天都应是关爱日
-
“尊重他人”应是公职人员的行为守则
-
作者:暂无 来源:皖东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尊重他人”应是公职人员的行为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