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公制礼作乐的历史贡献及其现实意义
-
作者:牟艳丽 来源: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公 制礼作乐 周礼 雅乐 礼乐文化
-
描述:周公制礼作乐,创造了超越夏商的礼乐文明,就此,礼乐文化的一切重要方面,都发生了性质上的变化,被打上了文明社会的印记。这种新的文明模式,不仅是对夏、商文化的改造,而且对整个华夏文明的发展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
历史教学应用好“道具”
-
作者:宋厚荣 来源:安徽教育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学应用 五代十国 道具 王安石变法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军费开支 北宋时期 历史沿革 直观教学 文史结合
-
描述:历史教学应用好“道具”马鞍山五中宋厚荣新编九年义务《历史)教材,为提高学生素质,配续了大量图画、史料等。对多数不要求学生掌汇的图画、史料如何处理,则是值得探讨的话题.我认为,倘能有效利用这些不要求掌
-
小学历史课堂教学板书举例
-
作者:黄淑华 来源:黑龙江教育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学板书 历史课堂 历史事件 历史现象 比较分析 课文内容 王安石变法 小学 分析归纳能力 因果联系
-
描述:小学历史课堂教学板书举例哈市南岗区教师进修学校黄淑华板书是课堂教学中一种直观的教学方法。教学中设计新颖、结构清晰、突出重点的板书,不仅能激发学习兴趣,而且便于学生掌握记忆,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板书
-
高考历史六步复习法
-
作者:田春明 来源:中学文科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史 高考 历史教材 纲要式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 王安石变法 系统化 统一战线 资产阶级革命 中国近代史
-
描述:高考历史六步复习法
-
激发学生学历史的兴趣
-
作者:陈光远 来源:安徽教育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课 王安石变法 学习兴趣 《本草纲目》 社会发展规律 重大事件 西安事变 封建社会 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效果
-
描述:激发学生学历史的兴趣颍上三中陈光远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是入门的向导。如果能把历史课上得趣味盎然,就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我根据中学生好奇、求新、记忆力强
-
适当补充史实 搞好历史教学
-
作者:赖来峰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教学 江西 劝善惩恶 曾巩 于谦 共产主义世界观 人均粮食 历史学科 现行教材 历史事实
-
描述:,丰富教材,以增强历史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
-
中国三次社会改革的历史沉思
-
作者:范和生 来源: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社会改革 王安石变法 戊戌变法 商鞅变法 中国历史 理论准备 政治制度 秦国 变法思想 文化环境
-
描述:中国历史上,最早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改革,首推商鞅变法。商鞅处在政治分裂,礼崩乐坏的时代,当时各国诸侯都在探求怎样改革周王朝旧制以推动社会进步。商鞅变法前,秦国还是个文化落后的国家,要突破周朝旧制
-
象山书院及其历史变迁史略
-
作者:陈炎成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象山书院 陆九渊 白鹿洞书院 象山先生 江西 贵溪 天山 教学内容 南宋 陆象山
-
描述:熙十四年(1187)彭世昌来贵溪寻访老友张伯强和张行己等。一日登山游览,见“陵高而谷邃,林茂而泉清”,便与友商议,准
-
2007年高三历史综合测试题
-
作者:汪瀛 张文芝 来源:中学政史地(高三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资本主义 中国国际地位 社会发展 中国抗日战争 司马光 王安石 希特勒 西方列强 亚太地区 中国历史
-
描述:2007年高三历史综合测试题
-
我国审计监督制度的历史考察
-
作者:朱永恒 来源:福建史志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审计监督制度 西周时期 发展经历 审计制度 《周礼》 审计职责
-
描述:我国审计监督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过程。早在西周时期就有了审计制度的雏形。据《周礼》记载,西周的审计职责,由小宰和司会分掌。小宰的下属官吏宰夫行使稽查权,“考其出人,而定刑赏”。由小宰和司会对收支报告互相进行“钩考”(即审核),并将结果递交六卿之一的冢宰,冢宰协同周王“受计”。[第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