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581)
报纸(268)
会议论文(22)
学位论文(21)
图书(10)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787)
地方文献 (48)
才乡教育 (37)
地方风物 (26)
文化溯源 (3)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4(188)
2013(47)
2012(61)
2010(53)
2009(50)
2007(46)
2006(39)
2004(19)
2003(27)
1993(10)
按来源分组
其它(51)
中国体育(2)
生态文化(2)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
剧作家(1)
时事资料手册(1)
成大历史学报(1)
才智(1)
道德与文明(1)
教师应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作者:陈加明 张艳 周正国  来源:中国教育探讨与实践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鲜活的、动态变化着的实践问题,研究报告、论文、著作等规范性学术文档并不是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唯一的呈现形式,教育经验总结、教育随笔、教育日志、教育案例、教育反思等,都是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活动的重要载体
生本教育不应是新大陆
作者:乔廷强  来源:山东教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本教育  学生主体地位  以生为本  新大陆  实际工作  教育教学工作  相关信息  教育过程  教师主导作用  感觉 
描述:本来嘛,以生为本不是什么
也谈学校教育应是生命教育
作者:王海东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命教育  学校教育  孩子 
描述:在市场经济等方面的负面影响下,许多功利性的东西已经渗透到教育中来,许多学校为实现孩子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愿,罔顾孩子的健康发展,忽视了学校的教育功能。为此,本论文认为:学校教育应该回归教育的本来面目
王安石教育思想述考
作者:赵婵娟  来源:兰台世界(下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教育思想  实学 
描述:王安石是北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改革家,同时还是一位教育研究家和实践家,其开展的各种教育活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本文考证王安石教育思想形成、发展过程以及实践活动,以期从此历程中更好地理解
高考应是现实教育“风向标”
作者:暂无 来源:教育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考作文题  现实教育  作文命题  新中国成立  高中教学  命题思路  全国高考 
描述:今年全国6个省份的高考大作文命题,直指四川地震。一些多年从事高中教学的老师表示,将当年的大事件话题作为高考作文题的做法,超出了以往常规的命题思路,在全国高考中非常少见。这种“在所有人预料之中,同时又在所有人意料之外”的以直击大事件为作文命题的做法,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高考中还没有类似案例.
一位教育官员和他的教育乌托邦——对何中升同志在教育实践和教
作者:李文艺 齐管社  来源:陕西教育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育理论  教育乌托邦  教育实践  教育跨越式发展  教育局局长  同志  官员  高中阶段教育 
描述:查研究。据此,他明确提出在全县实现“两基”之后,要及时把教育工作的侧重点放到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上(量的扩张是指基础教育要向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两端大力发展)。同时,从1999年起,在全县要推行教育
思潮2:教育现象学 核心价值: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应是和谐统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教育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现象学  和谐统一  教育实践  教育理论  核心价值  哲学思潮  20世纪  哲学思考  本质直观  胡塞尔  德国人  影响力  唯理论  西方  概念  强调  普遍  个别 
描述:的方法,“朝向事情本身”,让你自己去看、去昕、去直观感受,将生活中先于思考的种种体验呼唤出来。它是对西方唯理论——从个别到普遍,现象到本质抽象的挑战。
苏州对人类口头非物质遗产昆曲的生态性哺育:以《牡丹亭》为例
作者:冯智全  来源:人民音乐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非物质遗产  昆曲  苏州  生态  人类  《夷坚志》  音乐文化 
描述:《牡丹亭》故事的源头,谢传梅先生认为:宋时洪迈《夷坚志》所记本仅仅是一个故事的雏形,明初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把故事扩展了,而至汤显祖《牡丹亭》戏剧则得到进一步充实,臻于完善了。①发源于苏州昆山
淮北相山恢复演替群落优势树种的水分生理生态研究
作者:史刚荣 李慧  来源:植物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恢复演替  恢复演替  优势种  优势种  水分生理  水分生理  抗旱性  抗旱性  表型可塑性  表型可塑性 
描述:片水分生理指标均随群落环境的不同而表现出一定表型可塑性,它们在不同群落中的耐旱性依次为:混交林林内》混交林林缘》灌丛》灌草丛》人工侧柏林.生理可塑性导致酸枣和牡荆具有更宽的生态幅和更强的耐旱性,这是
淮北相山恢复演替群落优势树种叶片的生态解剖
作者:史刚荣 汤盈 张铮  来源:植物生态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剥蚀残丘  剥蚀残丘  恢复演替  恢复演替  优势树种  优势树种  叶片  叶片  表型可塑性  表型可塑性  生态解剖学  生态解剖学 
描述:优势树种,叶片结构表现出很大的可塑性:1)同一群落环境(混交林)中,叶片结构随着季节的变化表现出发育可塑性(5月初的叶片比9月中旬更具有阳生叶的特点);2)不同恢复演替阶段的群落中,叶片结构随着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