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从《霍小玉传》到《紫钗记》:试探两种文类所衍绎的「传奇美感」
作者:傅正玲  来源:兴大中文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奇  传奇  文言小说  文言小说  昆曲  昆曲  霍小玉传  霍小玉传  紫钗记  紫钗记 
描述:小說、話本、諸宮調、雜劇、崑曲等文類,亦統貫出一脈相承的美感特質。 明傳奇從作品結構到美感精神,表現出抒情文學的特質,湯顯祖的作品深具代表性,唐傳奇的〈霍小玉傳〉先後被他改編成兩齣劇作,他從唐傳奇中所擷取的並不只是故事輪廓,當中更有抒情美感的詮釋與轉化,傳奇之美從〈霍小玉傳〉到〈紫釵記〉正可見其在不同文類中的衍繹。
寻访《牡丹亭》
作者:徐琳滢 陈延泽 张杰  来源:旅行者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长生殿》  《长生殿》  知识阶层  知识阶层  昆曲  昆曲  全本  全本 
描述:近期全本著名的昆曲戏目《长生殿》在上海隆重上演。这是《长生殿》问世300年第一次在现代舞台上的全藐呈现.昆曲的复兴让更多中国知识阶层领略到昆曲的魅力。提到昆曲,就不能不说到著名的《牡丹亭》,而孕育
青春版《牡丹亭》场上创新初探
作者:郭曼  来源:华章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昆曲  青春版  青春版  白先勇  白先勇  演出  演出  创新  创新 
描述:昆曲《牡丹亭》经由白先勇团队主导演出以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随着青春版《牡丹亭》踏上海内外征程,形成《牡丹亭》热潮,将昆曲至高无上的美学意义呈现在当代社会。本文以青春版《牡丹亭》场上演出为例,研究
析青春版《牡丹亭》中的传统与现代
作者:张莉  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昆曲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传统  传统  现代  现代 
描述:艺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新路。
青春版《牡丹亭》的艺术成就与改进建议
作者:曹树钧  来源: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戏曲研究  中国戏曲研究  牡丹亭  牡丹亭  昆曲  昆曲  汤显祖  汤显祖  舞台演出  舞台演出 
描述:代青年观众的审美情趣有机地融为一体,这是此剧能赢得当代青年观众青睐的重要原因。在表演上此剧尚需进一步精雕细刻,力求达到出出声情并茂。主要演员宜设AB制,以利于演员之间相互的学习和艺术上的竞争。
异曲同工各春秋
作者:于捷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昆曲  《牡丹亭·游园惊梦》  传字辈  张继青  青春版《牡丹亭》 
描述:场景,其中的【皂罗袍】、【山坡羊】、【山桃红】等唱段更是脍炙人口,广为传唱。四百年来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久演不衰,成为中国戏曲的代表作品,因此,本文拟通过对近百年来昆曲舞台上《牡丹亭·游园惊梦
跨文化传播视角下刍议中日版《牡丹亭》
作者:张洋  来源:商情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跨文化传播  中日版  《牡丹亭》  昆曲  坂东玉三郎 
描述:中日版《牡丹亭》在日本和中国本土演出所获得的巨大成功,使其成为中国传统戏曲跨文化传播的经典个案。由其引发的跨文化传播者的影响力、跨文化传播内容的遴选、跨文化传播的商业和社会运作等相关思考,为当下
青春版《玉簪记》
作者:暂无 来源:新世纪周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  《牡丹亭》  年轻人  白先勇  昆曲 
描述:理由: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让许多年轻人爱上了昆曲这门古老的艺术。如今这位昆曲迷又推出青春版《玉簪记》。从《牡丹亭》的成功来看,《玉簪记》的可期待性颇高。
中国戏曲的传统与革新:陈士争版《牡丹亭》引发的思考
作者:李静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戏曲  昆曲  传统  革新  思考 
描述:本文试图通过这一作品的艺术特点,谈谈关于当代中国戏曲传统与革新的思考。
戏聚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西厢记》  《玉簪记》  白先勇  昆曲 
描述:苏昆传统版《西厢记·红娘》 白先勇携手苏昆《牡丹亭》后又一倾心之作。继青春版《牡丹亭》、《玉簪记》之后,“昆曲义工”白先勇再次携手苏州昆剧院,打磨传承经典昆曲《西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