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918)
报纸(166)
图书(122)
学位论文(90)
会议论文(5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253)
地方文献 (59)
地方风物 (21)
宗教集要 (7)
才乡教育 (4)
非遗保护 (2)
红色文化 (2)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183)
2013(92)
2011(143)
2010(114)
2006(89)
1999(44)
1995(50)
1990(36)
1960(11)
1916(1)
按来源分组
图书馆杂志(4)
知识窗(3)
当代职校生(2)
乡镇论坛(1)
青少年日记(1)
公民与法治(1)
人事天地:人才资讯(1)
三月三.故事王中王(1)
青春期健康(1)
中国学报(1)
“时食”
作者:狄正平  来源:中国食品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节令  鲫鱼  现代饮食  河蚌  内饮  生物钟  天官  周礼  《中庸》  团脐 
描述:而言之,指一月之内,一日之内饮食要适时.
深秋
作者:张菊生  来源:国土绿化杂志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菊花  陶渊明  遍地金  王安石  文人雅士  传统习俗  清热解毒  李清照  清凉饮料  情意缠绵 
描述:露,有的像仙女下凡。此情此景,真使人眼花缭乱,心旷神怡。 中国是菊花的故乡。菊花是中国的传统花卉,也是中国的国粹。 赏菊,在我国民间有着悠久的传统习俗。历代文人雅士大都爱菊。晋代的陶渊明最爱菊花。就在他辞官务农时,也情意缠绵
小人古今
作者:刘傅海  来源:源流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魏忠贤  李斯  行为表现  吕惠卿  生存状态  春秋战国时期  历史上  王安石  王莽  袁世凯 
描述:在中华大地上,是不是一有人类就有小人,我不知道。但据史料记载,起码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小人群落就已经人丁兴旺,而且横行肆虐了。我案头有一
“屏”》教学构想
作者:鲁志荣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屏风  古典诗词  艺术功能  画屏  晏几道  导入新课  杜牧  教学构想  浣溪沙  自读课文 
描述:一、导入新课在我国古典诗词中有许多有关屏、或以屏风为意象的作品。比如:杜牧《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晏殊《浣溪沙》春风悠扬欲来时,小屏闲放画帘垂。晏几道
“袅晴丝”
作者:夏写时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园惊梦》  《牡丹亭》  汤显祖  雅俗共赏  80年代  有文化  杜丽娘  庭院 
描述:如果想进入汤显祖《牡丹亭》的《游园惊梦》,那么袅晴丝是无法回避的。汤显祖的戏雅俗共赏,像袅晴丝吹来闲庭院这样的曲文,凡略有文化者大多能解说
“关中本位政策”
作者:李万生  来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关中本位政策  关陇集团  府兵制  陈寅恪  岑仲勉  黄永年 
描述:分化。岑仲勉、黄永年二先生乃关中本位政策说的主要批评者。岑先生认为,从唐太宗用人看,不存在关中本位政策;黄先生则更进一步,认为隋炀帝用人已不显示有关中本位政策可言。实际上,岑、黄二先生的看法都是误解的结果,因为他们都是根据《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篇的论述而作批评,没有疏通该书中篇及其他相关论著的论述。《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篇的表述有欠精确,则是岑、黄二先生误解的根本原因。因此,仅从《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篇的表述看,当认为岑、黄二先生的批评都有理;但从陈先生关于关中本位政策的系统论述看,则可说岑、黄二先生的批评都无理。
论汤显祖的“言情
作者:郭志斌  来源: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言情  言情  至情  至情  教化  教化 
描述:汤显祖的言情内涵丰富,作者推崇情感的极致状态——至情,并以情而反理,以梦而释情。在论及戏曲言情的作用时,他又归之于传统的教化作用上,这就从客观上提高了戏曲的文学地位。
造园(节选)
作者:叶放  来源:中华手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庭园  造园  山水画  中国传统文化  人文  生活  节选  弘扬文化  汤显祖  曹雪芹 
描述:我造庭园,因为有梦。一个生活的空间,是一个人文的创造。庭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媒体。文学、绘画、戏剧等,无不流传着无数于庭园中所作与庭园有关的佳篇名作。王摩诘、文待诏和李笠翁分别在他们的庭园辋川
八珍古今
作者:辰子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烹饪法  制作过程  周礼注》  食品中  东汉末  郑玄  注疏  经济发  天鹅  家畜 
描述:及要求又做了具体的
“诗眼”
作者:何西来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眼  王安石  孟浩然  论诗  中国古代  云梦泽  名句  鉴赏  诗话  唐人 
描述:中国古代的诗话家论诗,是很讲究"眼"的,称为"诗眼"。有"眼"则活,无"眼"则死,因而评家重视,诗家更重视。诗眼有两指:一指句中之眼,一指篇中之眼。说的是诗句、诗篇中最为传神,最为灵妙,最让鉴赏者赏心悦目、拊髀称奇之处,因而也往往是诗人用力最勤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