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67)
报纸(200)
学位论文(19)
图书(16)
会议论文(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00)
地方文献 (54)
宗教集要 (20)
地方风物 (17)
非遗保护 (13)
红色文化 (2)
文化溯源 (2)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2(46)
2009(18)
2008(27)
2002(8)
1998(15)
1997(14)
1995(7)
1985(6)
1981(2)
1962(2)
按来源分组
其它(34)
抚州师专学报(9)
文学评论(2)
晋阳学刊(2)
咬文嚼字(2)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
上海艺术家(1)
安徽文艺出版社(1)
诗刊(1)
重庆日报农村版(1)
英文论思想批评:以艾陈之争为考察视域
作者:李明 徐国华  来源: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论思想  唐宋派  义法  雅洁  桐城派 
描述:派先声。
文章作法自不同 十年论争缘意气:论明末时文大家艾英与复社
作者:曾肖  来源: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复社  陈子龙  张溥  复古 
描述:谬、论辩。论争的持久与激烈,多半由于艾英的意气与坚持。双方关系错综复杂,相互纠葛。
戏曲宏扬举世尊:钱扬和他的戏曲研究
作者:苗怀明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研究  宋元  戏研究  戏曲作品  汤显祖  戏曲史  学术研究  五四新文化运动  南京大学  永乐大典 
描述:1957年夏,著名学者陈中凡给他的研究生吴新雷布置了一项特殊而别致的学习任务:派他到浙江师范学院游学,向一位老先生当面请益,并设法请其来南京大学任教,以恢复和发扬该校由曲学大师吴梅所开创的戏曲研究的优良学术传统,而这位老先生正是吴门弟子。
壮士一去不复返:访处决叛徒、原中共委秘书长姚铎的老游击战
作者:王国梁  来源:红广角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叛徒  国民党  周礼  中共  揭阳  党组织  组织安排  德惠  壮士  访问记 
描述:开头话:这是一篇8年前完稿的访问记。为什么今天才在本刊发表呢?因为我们尊敬的处决叛徒、原中共委秘书长姚铎的幸存下来的勇士李亮同志不幸在一个月前逝世了。这位人民的战士走完了人生90多年的路程,留下
词坛沉寂与“词”北进:宋初百年词坛考察
作者:沈松勤 楼培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词坛沉寂  四大词人  柳永  张先  晏殊  欧阳修  词”北进 
描述:晏殊、欧阳修等词人先后由入北,将词从南方送至北方,取得“词”北进的重大进展,使汴京成为继西蜀成都、南唐金陵之后的词坛中心,承先启后,融合南北,开创宋词一代新风。
孔、理学家与南宋书院:以朱熹、张栻、吕祖谦、陆九渊为例
作者:张俊岭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文化  理学家  南宋书院 
描述:孔文化"与理学家共同"实化"了孔子。孔、理学家与"实化"的孔子三方共同推动了南宋书院的发展。
郑钧下定江山再战上海谭维维初露女王相
作者:暂无 来源:音乐生活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上海  上海  演唱会  演唱会  摇滚  摇滚  音乐  音乐  女王  女王  国际体操  国际体操  原创  原创  诗歌风格  诗歌风格  重镇  重镇  港台  港台 
描述:作为音乐重镇的上海,向来给人们的印象就是"重港台轻原创",特别是原创摇滚音乐往往被认为缺乏市场。然而随着许巍在上海的攻城拔寨,不久前怒放摇滚的集体狂欢,上海正前所未有地张开摇滚的怀抱,迎接着各路英雄好汉。郑钧2010"你必须幸福"演唱会在
吴宏丰捐资1800万续建潮吴宏丰医院
作者:李敏  来源:潮商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商会会长  总商会  捐资  医院建设  泰国华人  汕头市  市委书记  深圳市  副市长  人民群众 
描述:2月20日,由泰国中华总商会主席吴宏丰先生捐资1800多万元续建的潮吴宏丰医院举行落成庆典。汕头市委书记李锋,汕头市副市长郭大钦;泰国中华总商会主席吴宏丰,副主席刘锦廷、刘暹有,泰国华人青年
九死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也谈苏轼的“旷达苦乐观”
作者:陈金琳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人生  欧阳修  苦乐观  乌台诗案  文艺生态  王安石  黄庭坚  司马光  玫瑰花  马克思 
描述:随父出川,去京城赴进士试,以其卓越文采征服主考官欧阳修。欧阳修云"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此后他深受欧阳修的器重,待以殊礼,甚至以斯文相托。可以说,苏轼42岁以前,比较活跃,风光无限。1079年,他42岁时,发生了著名的"乌台诗案",使他九死一生。
英、张自烈时文之争与晚明时文选政
作者:龙野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自烈  时文  地域文学传统  晚明文学 
描述:造时文,而张自烈编选时文"重经",与江左重秦汉的文学主张接近。二人论争是地域文学传统之争在时文领域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