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玉词》新校笺本出版
-
作者:杜华平 文霞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珠玉词》 校笺 汲古阁本 况周颐 晏殊 毛本 抚州地区 华平 允中 作品
-
描述:晏殊《珠玉词》况周颐称为花中之牡丹,而一个多世纪来,除了吴讷《百家词》本和毛氏汲古阁本外,一直没有新的校笺本出现。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吴林抒校签的《珠玉词》,填补了这一空白。
-
《紫箫记》散论
-
作者:段启明 来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霍小玉 牡丹亭 戏剧创作 作品 代表作 新时代 成就 作者 故事情节
-
描述:钗记》取而代之,所以在汤剧研究中一向不被重视.当然,汤氏戏剧创作的成就,无疑体现在“四梦”,尤其是代表作《牡丹亭》之中;但为了深入探讨汤显祖的思想及其戏剧创作的特殊成就,《紫箫记》作为作者早年的第一部传奇,却正应引起探讨者的重视.
-
文言是上古“口语”的“摘要”
-
作者:钱无 来源: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口语 文言 书面语 上古汉语 唐宋八大家 仿古 句式 曾巩 历史散文 作品
-
描述:歌赋,也算文言的范畴。
-
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展望
-
作者:章培恒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中国古代文学 明代文学 市民意识 西厢记 晚明文学 牡丹亭 封建礼教 作品 汤显祖
-
描述: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展望
-
“故有斯人慰寂寥”——《“含川斋”见闻》读后
-
作者:刘纲纪 来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斯人 读后 王安石 风标 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小说作者 作品 人物性格 爱情 庸陋
-
描述: 读完涂怀呈同志的《“含川斋”见闻》,我忽然想起王安石的一首诗: 沉魄浮魂不可招,遗编一读想风标。 何妨举世嫌迂阔,故有斯人慰寂寥。
-
略谈苏轼的创作观
-
作者:许龙九 来源: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作观 苏轼 创作实践 王安石 古文运动 作品 北宋中叶 阶级矛盾 陶渊明 儒家
-
描述:完善所起的作用,并对他的创作略陈一二管见。
-
怎样看待明清艳情小说
-
作者:王星琦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清艳情小说 西门庆 性描写 通俗小说 小说史 红楼梦 中国古代小说 作品 汤显祖 张竹坡
-
描述:近年来,人们习惯上将明清小说史上一些描写男女情爱比较刻露的作品,称作"艳情小说"。考诸小说史研究文献,这个称谓古未有之,个别学者以"艳"喻之小说,乃指艳冶描写,与小说分类无涉。如明人王世
-
论“荷花淀派”的艺术变迁
-
作者:艾斐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孙犁 “荷花淀派” 刘绍棠 艺术变迁 从维熙 作品 文学流派 代表作家 艺术风格 《铁木前传》
-
描述:代表作家,代代相承相袭地保持这一流派的固有特点和风格。 这种认识虽然普遍为人们所赞同、所接受,但在本质意义上,却违悖了文学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任何时代的任何文学,只要它一旦停滞下来,抑制了创造性
-
走近张宝玺
-
作者:刘洋 来源:北京纪事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运河 刘绍棠 作家 通州区 政府官员 作协 沉底 修改意见 作品 接班人
-
描述:字的大作仍在打磨中。也只是在他出屋处理紧急公
-
趣·情·味·境:戏曲内蕴构成与层次略说
-
作者:了然公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艺术 剧作家 戏曲意境 汤显祖 牡丹亭 马致远 作品 爱情 无痕迹 标尺
-
描述:了然公先生的《趣·情·味·境——戏曲内蕴构成与层次略说》一文,很有价值。该文不但独到地揭示了戏曲艺术的精魂所在,而且可以使慧眼的剧作家多看上几眼,将此做为检验自己作品高下优劣的标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