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以昆曲青春版《牡丹亭艺术教育重要性
作者:朱惠英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教育  青春版《牡丹亭  昆曲  全面素质教育  教学工作  受教育者  创新思维  音乐 
描述:艺术教育主要包括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学科的教学工作,其目的是充分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促进个性的发展和人格心智的完善。艺术教育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向重要内容,具有神奇的魅力。
千古绝调话《圆驾》:牡丹亭·圆驾》的艺术特色
作者:陈文珍  来源: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团圆  大团圆  情与理  情与理  荒诞  荒诞 
描述:汤显祖《牡丹亭·圆驾》写了杜丽娘、柳梦梅的团圆 ,但这是不了了之的团圆、荒诞的团圆 ,其独特结局的形成 ,与明代中期开始的审美情趣的发展有关 ,也反映了汤显祖创作思想的矛盾。本文对深入研究汤显祖
浪漫手法的表现特色-舞剧《牡丹亭》观后
作者:何敏士  来源:舞蹈研究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浪漫手法的表现特色-舞剧《牡丹亭》观后
托意梦幻,震聋发聩-牡丹亭》《邯郸记》的梦幻艺术
作者:唐云坤  来源:影剧新作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托意梦幻,震聋发聩-牡丹亭》《邯郸记》的梦幻艺术
中国古典戏曲中的两朵奇葩:《西厢记》与《牡丹亭》的结构
作者:董玉琦  来源: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体制  体制  情节结构  情节结构 
描述:本文从两个方面探讨《西厢记》和《牡丹亭》的情节结构问题:一、从戏剧体制上:着重谈了《西厢记》对元杂剧的两个突破。二、从情节结构上:比较了《西厢记》和《牡丹亭》的特点。
千古绝调话《圆驾》--牡丹亭圆驾》的艺术特色
作者:陈文珍  来源:三明学院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团圆  情与理  荒诞 
描述:汤显祖<牡丹亭·圆驾>写了杜丽娘、柳梦梅的团圆,但这是不了了之的团圆、荒诞的团圆,其独特结局的形成,与明代中期开始的审美情趣的发展有关,也反映了汤显祖创作思想的矛盾.本文对深入研究汤显祖的创作思想
腐儒不腐——牡丹亭》中的陈最良
作者:胡冠莹  来源: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物  人物  情节  情节  主题  主题 
描述:陈最良是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创造的一个知识分子的典型 ,是“情”与“理”的集合体。陈最良在塑造人物、发展情节、表现源于人的自然本性的“情”必然会战胜以封建礼教为核心的“理”的主题等方面 ,都起了
戏曲改编的民族性与现代化——昆曲青春版《牡丹亭》观后
作者:孙书磊  来源:当代戏剧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民族性  戏曲改编  青春  昆曲  现代化问题  中国气派  中国作风  民族戏剧  古典名剧  表现手段  新阶段  老百姓  毛泽东  强调  意味 
描述:戏曲改编的民族性与现代化——昆曲青春版《牡丹亭》观后
怎一个“闹”字了得——牡丹亭·闺塾》的喜剧氛围
作者:何铭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闺塾》  喜剧氛围  语文教学  中学  阅读指导 
描述:怎一个“闹”字了得——牡丹亭·闺塾》的喜剧氛围
戏曲《牡丹亭》与王学左派思想
作者:陈虹  来源:铜陵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学左派  王学左派  汤氏思想  汤氏思想  牡丹亭  牡丹亭 
描述:明代王阳明学说的兴起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而王学左派对当时的思想界和文学界有着更为积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戏曲家汤显祖所处的这一特定环境的介绍,以探讨汤氏思想形成及《牡丹亭》创作的意义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