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浅析中西方美学理论差异:以《青春版牡丹亭》和《猫》为例
作者:强婧  来源:艺术科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戏曲  西方戏剧  创作内容  角色塑造  舞台表现 
描述:深刻地领会我国戏曲的魅力所在。
从整体视角看杜丽娘在《牡丹亭》中的潜流成长
作者:杨莼莼  来源:西江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整体视角  潜流成长 
描述:个体发展的需要,是个人与社会环境的融合。
牡丹亭》英译本中的文化意象研究现状分析
作者:王子慕  来源:新校园(中旬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文化意象  翻译策略 
描述:戏剧作为一种包揽中国古代各种韵文形式的文体,其包含了大量的文化意象。在《牡丹亭》中,文化意象的运用更是比比皆是。本文主要对《牡丹亭》英译本中文化意象的翻译策略进行概括性综述。
女性意识觉醒之比照分析:《西厢记》与《牡丹亭》女性意识解读
作者:杜萱  来源: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崔莺莺  杜丽娘  红娘  春香  女性觉醒意识 
描述:发点,解读两部作品中体现出的女性觉醒意识的异同,以此更加深刻地体会作品蕴含的深意。
从互文性的角度看《牡丹亭》下场集唐诗的英译
作者:李娅  来源:金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作为汤显祖“临川四梦”之一的《牡丹亭》是中国著名古典戏曲的传世之作,是与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齐名的世界名剧,不但情节浪漫曲折,且文辞典丽雅致。其中以集唐诗的形式构成的下场诗,具有典型的互文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情绵绵无绝期--试论《牡丹亭》杜丽娘之“
作者:吴雪璠  来源: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情绵绵无绝期--试论《牡丹亭》杜丽娘之“
中国正剧的本体风格和鉴别标准--兼论《牡丹亭》的艺术属性
作者:周国雄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正剧风格  中国正剧风格  鉴别标准  鉴别标准  艺术属性  艺术属性 
描述:得出《牡丹亭》不是喜剧,更不是悲剧,而是正剧的结论
论《仲夏夜之梦》与《牡丹亭》中梦幻与现实的关系李聂海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比较文学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论《仲夏夜之梦》与《牡丹亭》中梦幻与现实的关系李聂海
论吴吴山三妇合评本《牡丹亭》及其批语
作者:王永健  来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论吴吴山三妇合评本《牡丹亭》及其批语
一次为人民服务的好机会——写在《牡丹亭》邮票发行前
作者:戴敦邦  来源:集邮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一次为人民服务的好机会——写在《牡丹亭》邮票发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