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449)
报纸
(52)
学位论文
(28)
图书
(18)
会议论文
(1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17)
才乡教育
(133)
地方文献
(15)
按年份分组
2010
(30)
2006
(24)
2002
(11)
2001
(7)
2000
(14)
1999
(32)
1998
(53)
1997
(19)
1995
(13)
1988
(10)
按来源分组
抚州师专学报
(59)
其它
(49)
孔子研究
(8)
中国哲学史
(7)
东岳论丛
(4)
鹅湖月刊
(4)
道德与文明
(2)
新东方
(2)
潍坊学院学报
(1)
清史研究
(1)
相关搜索词
本体论
心学
和而不同
王学统
陆九渊
创造性机制
王守仁
研究成果
儒家思想
主观唯心主义
明代
程颐思想
《明儒学案》
易学
三教一致
体用
风格
理学
吴澄
去功利化
现代
六经注我
禅学
陆子学派
历史影响
做人
客观唯心主义
发展演变
江西省
首页
>
根据【检索词:陆氏心学】搜索到相关结果
565
条
宋代南丰曾
氏
家族第五代诗词创作叙论:以曾悖与曾协为代表
作者:
吕肖奂
来源: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
氏
家族第五代
曾
氏
家族第五代
曾悖
曾悖
曾协
曾协
曾晦之
曾晦之
曾思
曾思
诗词
诗词
描述:
协仕途与声名不及曾悖,但现存诗词最多,其诗学苏轼、陈与义而有所变化,词有陈与义的疏爽洒脱。曾悖与曾协代表曾
氏
家族诗词的两种不太相同的风格取向,曾晦之、曾思的诗作接近曾悼。接近江西诗派仍是曾
氏
家族
吴寿坤等与吴曾
氏
等因公款涉讼抗告案(二十二年三月十六日)
作者:
暂无
来源:
司法院公报
年份:
193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描述:
吴寿坤等与吴曾
氏
等因公款涉讼抗告案(二十二年三月十六日)
《诚斋集》萧
氏
人物及杨万里有关佚作考略
作者:
萧东海
来源:
吉安师专学报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诚斋集》
杨万里
文学研究
王安石
诗歌
描述:
氏
人物以及杨万里与他们的关系于是真相大白。
纵横春秋 快意人生:访吴
氏
集团主席吴炳连博士
作者:
廖群严
小美
来源:
荣誉杂志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描述:
爱国战场,是一名保家卫国的炮兵;青年时,他学识渊博,满腔热忱挥洒在祖国边疆,是重工业部玉门油矿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壮年时,他玩物壮志,於航模事业姿意翱翔,是东南亚地区成功飞行技术上极其复杂的遥控直升机的第一人,其培育的优秀遥控模型选手於世界级大赛屡屡夺冠;而弘扬善举,是他贯穿一生的情怀,暮年时,他终於荣获世界傑出华人奖,深得海外贤达、各界名流的认可和敬仰。
萧山朱
氏
藏砚 第十七 沈凤藏诗砚
作者:
朱传荣
来源:
紫禁城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五言诗
五言诗
江阴
江阴
隶书
隶书
珍珠
珍珠
钟形
钟形
萧山
萧山
随园
随园
新水
新水
圆融
圆融
蔷薇
蔷薇
描述:
砚宽一二·二、长一九厘米。砚面琢为钟形,上敛下阔,砚背镌五言诗一首,隶书。署「江阴沈凤」四字行书,凤「字」方印。题识:秋露珍珠滴,还从棐几探。
艺术当师造化--记
陆
抑非老师一次写生示范
作者:
马其宽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师造化
生长规律
示范
牡丹花
工笔画
没骨画
牡丹亭
画集
中得心源
花港
描述:
春》,把我带回到遥远的从前.
石田梅岩与
陆
象山思想比较研究
作者:
韩立红
来源:
天津人民出版社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陆九渊
哲学思想
研究
石田梅岩
哲学思想
研究
描述:
石田梅岩与
陆
象山思想比较研究
纪念
陆
象山诞辰871周年书法名家邀请展举行
作者:
暂无
来源:
临川晚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5月17日上午,“相儒以墨———纪念百世大儒
陆
象山诞辰871周年书法名家邀请展”在金溪县行政中心展览大厅举行。此次邀请展由金溪县委、县政府及中国书法网主办,20余名全国顶尖书法名家携近百幅书法作品
金溪举办纪念
陆
象山诞辰870周年学术研讨会
作者:
暂无
来源:
临川晚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报纸
描述:
今年时值“百世大儒”陆九渊(号象山先生)诞辰870周年,11月15日,金溪县委、县政府在波尔度假山庄隆重举办纪念
陆
象山诞辰870周年学术研讨会,意在传承象山思想、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海内外80余名
陆
象山并未否定客观世界及其物质存在和变化
作者:
余雪真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道
道
理
理
本
本
末
末
始
始
终
终
无穷
无穷
描述:
陆
象山以“心”为观察、探索宇宙的枢纽.承认客观世界及万事万物的物质变化,即“道”和“理”,顾之则吉,逆之则凶。客观的物质变化,加之不可,损之不可,改之不可,舍之不可,要人自理会。
首页
上一页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