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作文最终应是一门艺术——“文集”式作文法的一点体会
作者:赵恒仁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命题作文  文法  文集  《语文课程标准》  学生写作  艺术  自主写作  自主拟题  自由表达 
描述:有的作 文教学方式根本不可能达到 这种要求,于是就萌生了“文 集”式作文法的想法。
试论达州龙舞的文化特色与价值
作者:付宏  来源:当代体育科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达州龙舞  板凳龙  体育活动  文化价值 
描述: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试论明代汤评本的戏曲评点特色
作者:涂育珍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曲评点  批评理论  明代  评点本  异梦  戏曲创作  关目  贾似道  红梅 
描述:本进行深入而全面的分析,既不妄下结论,又可将这些评点本的有价值的批评特色呈现出来,作为明代戏曲批评研究的一个部分。
试论晏殊词的审美特色
作者:叶莉  来源:滁州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词  晏殊词  审美特色  审美特色  理性  理性  含蓄  含蓄  纤美  纤美 
描述:晏殊是北宋重要词人,其《珠玉词》有独特的审美特色。在抒发情感时常多一份思致与理性,表现出以理节情的理性之美;描写景物纤细雅丽,韵味无穷,具有含蓄蕴藉的兴象美;他常用细致的词调表达那种纤细幽微的感受
《紫钗记》改编的艺术特色
作者:曹树钧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紫钗记》  艺术特色  改编  《南柯梦》  《邯郸记》  改革开放  传统文化  戏曲舞台 
描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紫钗记》两次隆重出现在戏曲舞台之上。一次是1982年,也即汤显祖逝世366周年,曾举行大型纪念活动,除以江西古老剧种上演《还魂记》、《南柯
汤显祖《牡丹亭》案头写作艺术特色探究
作者:郭曼  来源:群文天地(下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案头  至情 
描述:昆曲作为唱、念、做、打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场上演出与案头写作呈现出水乳交融的关系,《牡丹亭》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唱,追根溯源,离不开汤显祖的原始文学创作,以“情”为主要艺术特色的案头写作同样值得探究。
柳永《雨霖铃》的艺术特色
作者:曾土良  来源:电大教学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柳永  心理活动  白描手法  艺术感染力  晏几道  艺术氛围  朱淑贞  天仙子  艺术特色  《楚辞集注》 
描述:其中一些当时被人们交口赞誉的“金曲”失去了它的光泽,只剩下苏、柳、辛的三支曲子,流传至今,长盛不衰,尤以柳永的《雨霖铃》更以其真率明朗之美,而愈来愈显露出熠熠生辉的艺术光彩。
论曾巩散文的艺术特色及其成因
作者:熊礼汇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特色  欧阳修  曾巩散文  王安石  刘向  婉曲  散文史  成因  苏轼  几点看法 
描述:在散文史上,曾巩地位很高,名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历来论曾巩者,多将他与欧阳修并提,认为曾文与欧文“皆偏于柔之美”。在谈到曾文艺术风格的成因时,也多将其归结为欧阳修对他的影响,甚至有“嫡嗣”之说。此说有值得研究的地方,本文拟提出几点看法,以就正于读者。
浅谈《前赤壁赋》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作者:李厚肃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前赤壁赋》  艺术特色  赤壁之战  苏轼  王安石变法  黄州  思想  代表作  散文  韩愈 
描述:之战的赤壁在湖北嘉鱼县东北的长江南岸。苏轼写赋时,只是借赤壁之名,驰骋想象,吊古抒情。他曾多次游黄州赤壁,看到这里山川险要,雄据大江,因而豪性勃发,先后写了两
评王英琦散文集《热土》的艺术特色
作者:毛乐耕  来源: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特色  散文集  王英琦  散文创作  当代青年  追求目标  作品  处女作  美学  题材 
描述:文创作的同志,都注意到她“已经初步出现了”“自家特色”.综观《热土》中的作品,以下几个方面特别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