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018)
报纸(621)
学位论文(163)
图书(142)
会议论文(3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7972)
地方文献 (3)
文化溯源 (2)
按年份分组
2013(425)
2011(483)
2010(479)
2009(429)
2003(235)
2001(212)
1996(217)
1994(202)
1982(76)
1979(36)
按来源分组
古典文学知识(50)
学苑教育(7)
群众(4)
中华书局(2)
中华活页文选:小学版(1)
小学生天地(中年级版)(1)
新语文学习(高中)(1)
今日中国出版社(1)
作家(1)
中国医疗保险(1)
读者来信
作者:暂无 来源:大江周刊(焦点)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读者来信  江西东乡  书店  临川文化  阅读  街心花园  指尖  生活  每个人 
描述:江西东乡临川两地为王安石故乡之名争得不亦乐乎。可东乡人也许不会注意,抚州有一群学者专家研究临川文化,研究王安石。而东乡呢?除了街心花园岿然不动的那个王安石雕塑,介甫、獾郎是谁,问问身旁的东乡人会有
画荷偶记
作者:庞恩昌  来源:中国油画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然  淤泥  果实  造型  构图  欣赏  荷花池  作品  凝神  王安石 
描述:内涵自不必说。称赞一位君子,说一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就已经足够了。单就其自然造型本身来说,也足以具备充沛的形色之美。首观其花:在盛夏时节,娇艳含雅、曲姿怒放;当深秋来临,尽管叶瓣凋零,却已将果实孕育成熟,那种圣洁的美丽与
托物言志 含蕴有味
作者:乐燎原  来源:当代学生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托物言志  古典诗词  表现手法  表达  王安石  作者  作品  诗法  主旨  客观事物 
描述:诗法指津"托物言志"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所谓"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诗人运用象征或寄兴等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的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
浅析高考古诗词鉴赏方法
作者:陈星  来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词  鉴赏方法  表现手法  诗歌  高考  语言  注释  内心世界  杜甫  王安石 
描述:高考中鉴赏古诗词的关键在准确地把握诗词的主题、意境。要想做到这些就必须先关注题意与注释,做到知人论世,然后才能仔细品味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中所用的表现手法,确定诗歌的题材,真正地走入诗人的内心世界,领会诗的题旨、意境。
开心
作者:延一  来源:人生与伴侣(新养生)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眼科医生  综合征  病人  节费  王安石  效益  年货  福利  形势  讲课 
描述:发什么同学聚会上,大伙儿兴致勃勃地讨论着年底的单位福利。小张摇摇头说:"今年形势不好,只发了三千元过节费。"小王叹了口气说:"今年效益不好,只发了一点年货。"
《小学语文同步写字》(连载·2)
作者:张守镇  来源:青少年书法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同步  上册  王安石  二年级  技法  李白  讲座  三年级  四年级 
描述:《小学语文同步写字》(连载·2)
有趣的“家”
作者:萧袤  来源:小学生导刊(中年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甲骨文  王安石  窗户  地类  图解  趣味  子宫  木栓  干栏  子字 
描述:开的门? 门中加了一根木棍,那是“闩”字。 用两只手打开木栓,就是“開”(开)字。
苏东坡的至善
作者:游字明  来源:科海故事博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至善  王安石  宋神宗  改革派  孩子  密州  政见 
描述:泪到处捡拾孩子,动用百余石库存的米,专门赈济这一批弃儿,被他救活的孩子多达数千人。
“假读书”与市长穿凉拖
作者:茅家梁  来源:检察风云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读书  副市长  地方官员  警车  王安石  好官  亲民  中国  警卫  沙滩 
描述:而目不斜视,这个官员的"假读书"就显得有些可爱了。"江宁织造"是清代的一种特殊官职,主要督理向朝廷供奉
值得记住的郡吏
作者:茅家梁  来源:检察风云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郡吏  王夫人  大家闺秀  现代人  诗词  宋代  自然  内助  传诵 
描述:从江宁府任上申请退休获得"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