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赣剧弋阳腔《还魂记》
作者:孟超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5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弋阳腔  杜丽娘  古典戏曲  戏剧活动  柳梦梅  折子戏  舞台  观众  寻梦 
描述:少值得商榷之处。首先是关于翻译、改编的问题。改编这样的古典名剧,确实不太容易。过去臧晋叔从便于登场出发,对原本作了某些删削,因而遭到了截鹤续凫之讥。冯梦龙从音律出发,对汤显祖的“不顾捩尽天下人嗓子”的曲词加以盯正,成为《三会亲风流梦》,但对原作的才情丰韵也不无减色之处。如今凌鹤同志为便
汤显祖的自我解剖(匡庐文)
作者:黄文锡  来源:星火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汤显祖的自我解剖(匡庐文)
历史学家刘大年——“全盘西化”的由来和为什么行不通
作者:暂无 来源:瞭望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全盘西化”  社会主义道路  马克思主义  历史学家  中国革命实践  官僚资本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民族独立  封建主义  帝国主义 
描述:举世公认的。我想这里用不着再细说。
刘大年历史科学方法论问题
作者:西溪摘  来源:出版参考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大年  方法论问题  历史科学  “义”  孔学  科学思想体系  非封闭性  “法”  两种趋向  《春秋》 
描述:的方法论,有必须继承发扬的值得珍贵的部分。孔子传播《春秋》,对“义”与“事”两者平列。司马迁在《史记》上提出“义”与“法”并重。
宋代词风与苏轼的贡献
作者:肖利民  来源:濮阳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豪放词  婉约词  宋代词  《中国文学史》  苏轼  词风  《中国古代文学》  范仲淹  王安石  词的发展 
描述:古代文学》,也可参见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辞典·前言》等)等,就不准确。另外,对苏词在艺术方面的贡献若只着眼于豪放,也有些简单化。本文仅就此略陈浅见,以求正于大方之家。
化书──书林漫步之六
作者:王牧天  来源:山东教育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林  理性认识  幻中求真  民俗文化  伦理文化  知识与智慧  味外之味  汤显祖  艺术作品 
描述:化书──书林漫步之六
佛教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
作者:李丽华 吴宝忠  来源:五台山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歌  李清照  佛教的影响  佛教思想    王安石  艺术风格  辛夷花  《辋川集》  文学创作 
描述:佛教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李丽华吴宝忠自东汉初年,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以来,已经历了两千年的岁月。佛教哲学蕴藏着极其深刻的智慧。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概念的分析,都有深刻独特的见解
说课文稿的写作格式与要求例
作者:李铁军  来源:历史教学问题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写作格式  五代十国  中央集权  知识结构  周世宗  北宋初年  学法指导  板书设计  分裂割据 
描述:说课文稿的写作格式与要求例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作者:丁长和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江  王安石  苏轼  河豚  芦芽  桃花  水暖  先知  诗僧  画面 
描述: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惠崇,宋初的诗僧与画家。《图画见闻志》卷四说他“工画鹅雁鹭鸶,尤工小景,善为寒汀远渚、萧洒虚旷之象,人所难到也.”很为王安石、苏轼等人所推崇。王安石在《纯甫出释惠崇画要予作诗》中就曾说:“画史纷纷何足数?惠崇晚出吾最许。”
老师应是领路人——中学生作文
作者:朱雅斌  来源:宁夏教育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领路人  作文水平  中学生  写作文  观察日记  命题作文  引导学生  《战争与和平》  回写  作文课 
描述:我和我的同学以及我所接触到的中学生,很多都把写作文当作头痛事、追究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无话可写,二空话贯(连)篇,无真情实感.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呢?下面我想就此谈谈我的浅陋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