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久雪终会有晴时:读王磐“北南吕·一枝花”《久雪》
-
作者:朱晨 来源:阅读与写作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磐 汤显祖 王骥德 散曲 词人 徐渭 曲律 曲论
-
描述:持朝政,下对百姓百般盘剥,民众苦不堪言。当此乱世的曲家王磐,借曲抒情,影刺现实。《久雪》一曲一反以往文人咏雪、赏雪、赞雪的笔调,痛斥雪的祸害。此曲构思独到之处就是将曾被当作纯洁无暇或昭示丰年的雪比作了当时社会上的邪恶势力,而且巧妙地围绕大雪及其久下不停所带来的灾害层层铺叙,并诅咒其终将被烈日春风所烤化吹融,从侧面对恶势力加以嘲讽,显得委婉含蓄,耐人寻味。第一支曲[一支花]开头就连用“乱飘”、“密洒”、“恰飞”、“又舞”四个动词性短语,使得铺天盖地、飘飘扬扬的大雪在顷刻之间迎面扑来。这真是一场飞扬跋扈的大雪!瞧,雪花飞窜在“燕塞边”,飘落在“程门外”,飞舞在“梁苑”里,徘徊于“灞桥”上,似欲摧毁世间万物。“燕塞边”、“程门外”、“梁苑”、“灞桥”四个典故构成两组对偶,使读者由眼前上下弥漫、四方飞舞的雪花想到了:燕山大如...
-
爱情有毒
-
作者:雪小禅 来源:今日南国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健康状况 爱情 人体皮肤 相思 维生素 研究人员 汤显祖 兰州拉面 小剂量 泄露
-
描述:却原来只是一个人的相思。每次中毒,仿佛一场恍恍惚惚的梦,那些片断,如此细碎,如此美。——梨园的树影和风、兰州拉面馆、槐树花、北京的大碗茶、京剧、徽州菜馆、杨柳青年画……一切细节生动如初,却已经远离。毒还有,余毒未了,这毒是化骨绵
-
遂昌民俗“秋赛会”
-
作者:蓝春晓 来源:文化交流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遂昌县 汤显祖 赛会 明万历 民俗 庙会 密切相关 十三年 民间 文化传统
-
描述:秋赛会。由于时值农历七月,当地民间称之为七月会。近几年,随着汤显祖文化的挖掘与弘扬,与之密切相关的秋赛会也在它的发祥地——遂昌石练镇悄然兴起。
-
文昌桥上晒文章(B1)
-
作者:徐江宁 来源:课堂内外(创新作文 高中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昌桥 文章 汤显祖 历史文化底蕴 知府 临川 彰显 上联 作者 写作
-
描述:点评在一般人眼中,历史通常是枯燥乏味的,然而本文作者却将一段历史逸事叙述得妙趣横生,让人读来不忍释卷。更妙的是,整篇文章又与晒这一话题契合,充分彰显了作者的历史文化底蕴与写作才情。
-
案头场上说“四梦”
-
作者:元鹏飞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蕉鹿梦》 《邯郸梦》 《南柯梦》 案头 汤显祖 戏曲作品 艺术水准 杂剧
-
描述:有清人梁廷枏的《江
-
八拜之交指哪“八拜”
-
作者:暂无 来源:乡音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剧作家 明代 小说 词语 结拜 避暑 刎颈 知音 典故
-
描述:经常会看到小说中提到八拜之交这个词语,八拜之交是指哪八拜呢?八拜之交语出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紫钗记·吹台避暑》:俺二人以八拜之交,同三军之事。俗称结拜兄弟为八拜之交;按古无八拜的礼,以互相四拜算
-
究戏曲之理,通古今之变:安葵《赏今鉴古集》读后
-
作者:徐燕琳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美学 汤显祖 戏曲理论 戏曲研究 综合论 戏曲创作 古今 创作理论 创作心态 戏剧家
-
描述:长期以来,古代戏曲研究与当代戏曲实践虽然各有各精彩,却一直缺乏有力的衔接与沟通。这有一定的历史原因,因为曲学的开创毕竟为时不久,理论和经验的积累酝酿都需要一个过程,而这段时间曲坛又如此风云激荡。另一个原因,借用戏曲批评术语来说,便是案头与场上的矛盾。不仅仅是创作和表演,还
-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读《于丹·游园惊梦》
-
作者:袁爱国 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园林 游园 汤显祖 文化大餐 经典 艺术审美 名字 学术 杜丽娘
-
描述:当于丹这个名字与游园惊梦的戏名联系在一起,我们不禁会私下揣度,学术超女这回借助汤显祖的这出经典剧作,又要为国人献上怎样的文化大餐?怀疑多于钦佩,一大半是因为于丹这个名字所具有的浓烈商业气息影
-
“袅晴丝”说
-
作者:夏写时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园惊梦》 《牡丹亭》 汤显祖 雅俗共赏 80年代 有文化 杜丽娘 庭院
-
描述:如果想进入汤显祖《牡丹亭》的《游园惊梦》,那么袅晴丝是无法回避的。汤显祖的戏雅俗共赏,像袅晴丝吹来闲庭院这样的曲文,凡略有文化者大多能解说
-
陈洪绶与晚明曲家
-
作者:孙丹妍 来源:上海文博论丛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洪绶 孟称舜 曲家 晚明 张岱 戏曲活动 祁彪佳 上海博物馆 汤显祖 杂剧
-
描述:陈洪绶以画知名,论者以为明三百年无此笔墨,书法也别具一格,自成面目。鲜为人知的是,在他的艺术生涯中,除了书画,另一种艺术形式也占了很大的比重,那就是戏曲。晚明在中国戏曲史上的成就堪与元代媲美,宋元盛行的杂剧和南戏仍在很大范围内上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