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伤仲永》中“乞”字释义商兑——兼谈中学文言文中的施受同词
-
作者:夏麟勋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广东人 左传 钱币 孔颖达 施受同词 中学文言文 主动与被动 古代汉语 王安石诗 古代诗文
-
描述:、向此与向彼都用同一个词表示的情况,统称为施受同词。”《左传·昭公十六年》:“毋或(即‘丐’字)夺。”孔颖达疏:“乞之与乞,一字也。取则入声,与则去声也。”《广雅·释诂》:“乞,求也”;“乞,与
-
从甲骨文圭字看殷代仪礼中的五行观念起源
-
作者:沈建华 来源:文物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甲骨文 五行观念 卜辞 殷代 祭天 周礼 起源 内容分析 祭祀 相关问题
-
描述:作一个十分粗浅的探讨,请方家指正。
-
矿字第一七九二三号 令湖南省建设厅据呈填发新华公司张铭西
-
作者:暂无 来源:实业部公报 年份:193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矿字第一七九二三号 令湖南省建设厅据呈填发新华公司张铭西
-
郑玄《周礼注》“读如”类沟通字际关系术语分析
-
作者:李玉平 来源:台州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注》 沟通字际关系 读如 读若 谓若
-
描述:《周礼注》中62条“读如”类术语最主要的功能是充当沟通字际关系术语,再是拟音兼释义、拟音及释义。在作为沟通字际关系术语的“读如”中又以沟通通假字和本字的居多。而“读若”和“谓若”的功能分别为沟通字际
-
汉藏文献学相互为用一例:从郑注《周礼》“古者立位同字”说到
-
作者:俞敏 来源:语言研究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献学 说文 切韵 周礼 古藏文 去声 现代方言 同字 音位学 动词
-
描述:。这里说的假借,是照《说文》的定义——本无其字,依声托事。谈到声,除了江永、戴震、江有诰……几个人以外,一般的清儒的审音能力也就象郝懿行在《尔雅·释虫·义疏》里把蜩、娘蜩条里引的北京话伏天儿、伏涼儿
-
从韵脚字校勘龚廷贤《药性歌括四百味》数则
-
作者:程序 来源: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药性歌括四百味 音韵 方言
-
描述:明代江西名医龚廷贤所著《药性歌括四百味》,以韵文形式流传至今。因其押韵范围极宽,所以其中不押韵的歌诀,必有传抄错误。作者从韵脚出发,对其中若干条不押韵的歌诀进行了考证,并对现有文字做了一些校勘,以期合乎原文文字的本来面目。
-
“画图省识春风面”的“省”字应是婉词:“省识”是“不识”的
-
作者:郑细石 来源:速读(中旬)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婉词 字不离句 句不离篇
-
描述:“画图省识春风面”按“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新版人教版高中语文注释不妥,本人赞成旧版人教社教材解释为“不识”,因为它是婉词。
-
论郑玄《周礼注》从泛时角度对字际关系的沟通
-
作者:李玉平 来源:励耘学刊(语言卷)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郑玄 《周礼注》 泛时 字际关系
-
描述:研究等也有很多指导和借鉴意义。
-
如今好取钗头燕 飞向温家玉镜台:析《紫钗记》中的“紫钗”
-
作者:刘莉萍 来源: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钗意象 钗意象 叙事功能 叙事功能 审美功能 审美功能
-
描述:意象的根本功能来自于其蕴含的文化能量。本文以紫玉钗为中心意象,分析钗意象转换的形成、发展和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从意象叙事的角度,通过意象的再生、融合及其在叙事文学中的扩散变奏来阐释《紫钗记》中的紫钗意象的叙事功能和审美功能。
-
从国渊、王安礼验字破案看古代的投匿名书告人罪、诬告罪、诽谤
-
作者:王应瑄 来源:法学评论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礼 三国志 我国古代 诽谤者 东汉末 诽谤罪 文书 姓名 魏书 统治集团
-
描述:破案,合并予以介绍。其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