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春版《牡丹亭》对当代戏曲生存与发展的启示
-
作者:邢洁 来源:戏剧之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当代戏曲 北京师范大学 《联合报》 头版头条 北京大学 南开大学
-
描述:2004年4月青春版《牡丹亭》在台北首演,9000张票被抢购一空,《联合报》头版头条刊登首演消息说,青春版《牡丹亭》的上演成为当年台湾一个轰动性的文化事件;5月青春版《牡丹亭》轰动香港。2005年
-
梦里梦外都是情——《西厢记》与《牡丹亭》之“梦”的对比分析
-
作者:罗兴娅 来源: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草桥惊梦 草桥惊梦 张生 张生 游园惊梦 游园惊梦 丽娘 丽娘 历史 历史 理想 理想
-
描述:《西厢记》与《牡丹亭》中的两梦——"草桥惊梦"和"游园惊梦"分别借剧中人物张生和丽娘之梦表达出创作者强烈的主观情感和思想境界。"草桥惊梦",张生之情起于梦而止于梦;"游园惊梦",丽娘之情发乎梦却超越
-
谁能为爱而死为爱而生青春版《牡丹亭》
-
作者:暂无 来源:音像世界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谁能为爱而死为爱而生青春版《牡丹亭》
-
怎一个“情”字了得——论《牡丹亭》主旨的多元性特征
-
作者:李振中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多元性 “情” 主旨 爱情故事 封建礼教 柳梦梅 杜丽娘
-
描述:分为冲突的正反两方:"杜丽娘与小丫头春香、青年柳梦梅构成了全
-
汪榕培英译《牡丹亭》之《惊梦》个案浅析
-
作者:刘婷 来源: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汪榕培 汪榕培 《牡丹亭》 《牡丹亭》 《惊梦》 《惊梦》 译者隐身 译者隐身
-
描述:文章主要分析汪榕培《牡丹亭》英译本中的第十出《惊梦》,从译者显身的层面,探讨译本的翻译策略,并认为译文中存在的否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译文质量。
-
把《牡丹亭》搬进皇家粮仓——与北京普罗之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作者:暂无 来源:商业文化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北京人 北京人 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 粮仓 粮仓 总经理 总经理 对话 对话 公司 公司 有限 有限
-
描述:王翔,1986年大学毕业,1994年开始经营普罗艺术公司,主营西方古典音乐唱片,现在是北京普罗之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厅堂版《牡丹亭》出品人。
-
明末清初江南闺阁女性《牡丹亭》阅读接受简论
-
作者:王宁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接受 接受 传播 传播 江南 江南
-
描述:之感性和直观的一面。更为重要的,这种阅读同时构成了《牡丹亭》传播的一个重要层面,即《牡丹亭》传播和流布的重要途径。
-
才子佳人戏曲中“花”意象琐议——以《西厢记》、《牡丹亭》、
-
作者:庞婧文 来源: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花”意象 “花”意象 意境 意境 情节 情节 主题 主题
-
描述:中国古代文学中,"花"意象的出现率很高,本文从文本切入,选取《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为例,探索"花"意象在戏曲中的情感内涵、情节结构和主题建构诸方面,考察"花"意象在戏曲中的审美价值及文学
-
欲望的舒缓 人性的张扬:《牡丹亭》和《麦克白》两剧主题比
-
作者:刘钱凤 张智义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麦克白》 《麦克白》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 欲望 欲望 张扬 张扬 人性 人性 80年代 80年代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
描述:《牡丹亭》是我国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剧目,至今仍是我国戏曲院团的保留剧目。国内的比较文学学者一般都倾向将其同莎士比亚的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进行比较研究,譬如陈瘦竹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对此就已
-
盛开在闺阁中的牡丹:论明清女性对《牡丹亭》的接受
-
作者:赵雅琴 来源:考试(教研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牡丹亭》是晚明传奇中的一朵奇葩,它的诞生,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牡丹亭》一问世,轰动了当时的文坛。沈德符说它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张琦说它上薄《风》、《骚》,下夺屈、宋,可与《西厢》交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