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宏聪 师道的传承
-
作者:黄今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平原 中国现代文学 西南联大 师道 硕士研究生 学生 中山大学 中文系 沈从文 朱自清
-
描述:面对死亡,父亲看得很淡然。儿子吴嘉乐说。早在几年前,吴宏聪就要学生把自己的铭文刻在妻子的墓碑上。当时学生十分犯难,吴宏聪却始终泰然处之。7月底,吴宏聪病重入院,学者陈平原前来探望。上世纪80年代
-
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课外选文《游褒禅山记》的教授
-
作者:李海林 来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褒禅山 学生 认知结构 主体地位 加深理解 思想启迪 选文 语文新课标 文言文
-
描述:),就以探究此文教学重难点--因事说理为切入点,激活学生主体的求思意识,让课堂成为学生的求知空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
丑娘
-
作者:王心怡 来源:青少年日记(小学生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母亲 森林学 外语系 变形 学生 成绩 眼睛 不规则 黄鹤 严重
-
描述:8月2日星期二黄鹂清清是森林学院外语系的学生,她成绩优异,受人喜欢。她还有一个温柔的母亲。不过有一点,这个母亲丑得不得了,瞧,她的脸严重变形,圆脸变成了不规则的长方脸,眼睛一只大一只小,脸上全是疤
-
名篇得启示 文章贵创新
-
作者:杨荧郁 来源:写作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启示 文章形式 创新作文 题材 中学语文教材 背影 读者 朱自清 王安石 学生
-
描述:多深刻的启示。
-
“读”月——《月是故乡明》教学实录
-
作者:王红影 刘俊祥 来源:人民教育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故乡 苏轼 同主题 阅读 学生 月亮 教学内容 梅花 王安石 语文
-
描述:课型:单元主题阅读分享课教学内容:《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第二单元《月是故乡明》师:同学们,这几天我们采用读、批、注、议法学习了教材本组课文,并阅读了8篇同主题文一
-
让深度解读深入儿童心灵:《师恩难忘》教学实践与感悟
-
作者:施敏华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师恩难忘》 教学实践 《我的老师》 感悟 童心 解读 刘绍棠 学生
-
描述:成竹,教学很顺利,可总觉得师生都不动情。
-
斯人已乘黄鹤去 长安画坛呈寂寥
-
作者:岳德功 来源:西北美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师 研究生 五十年代 画坛 长安画派 美术学院 黄鹤 学生 国画 创作
-
描述:西安美院举校同悲,长安画坛同仁垂泪。看到陈老师的家属们泪眼婆娑,我们也潸然泪下。法国思想家卢梭说:我们纪念一个人,是因为他具有值得我们纪念的品质。陈忠志老师就具有这些值得我们尊重的品质。这些优秀的品质表现在以下事迹之中:
-
曾黄麟:教书求乐 立德树人
-
作者:林元跃 李玉珠 来源:教育与职业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工学院 创新精神 四川省 办学理念 教书 学生 教学名师 研究生 学校 精品课程
-
描述:他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教书求乐的条幅,表露出他的人生理念与不懈追求;在他黝黑的脸庞上,温和深情的眼睛中,透着一位学者的睿智与豁达;几多风雨,几番耕耘,他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他就是四川理工学院院长曾黄麟。
-
爬着回来
-
作者:暂无 来源:教育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朱熹 理学家 针锋相对 老师 观点 南宋 学生 不合 信条
-
描述:训谕到朱熹那里去听讲。他不是那种头脑通达的人,对朱熹那一套"宏旨奥义"不能理解,听
-
浅论诗歌的教化功能
-
作者:李春燕 来源:考试周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典诗歌 教育家 学生 心理特点 思想内容 春秋时代 王安石 教育教学 周恩来 勤奋学习
-
描述:中华五千年,诗歌是经典。从春秋时代开始,孔子就开始了利用《诗经》进行教育的尝试。历代的教育家都把古典诗歌作为教育的手段。用美好的诗歌教育孩子们,这非常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诗歌音调和谐押韵,朗朗上口,蕴含丰富的思想内容,不但能给孩子以美的享受,而且能使孩子于不知不觉中净化思想,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