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形象和画面来表达思想和感情:—读王英改革开放见闻组诗《大
-
作者:吴闻章 来源:东坡赤壁诗词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形象 画面 改革开放 表达思想 感情 大别山 组诗 见闻
-
描述:文学创作的根本任务,是塑造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和描述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通过艺术形象和生活画面,来表达、寄托作者的思想和感情。艺术形象越典型,生活画面越丰富,则感染力越强,作者寄托的情感和
-
主动的感伤:读晏殊伤时之词
-
作者:林绿峯 来源:青年科学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殊 词 词 感伤 感伤
-
描述:作者的心理,都值得我们细细品读并思考。
-
汤显祖的“七免”:――读汤显祖的《诀世语七首》
-
作者:杨友祥 来源:抚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汤显祖诗文集》卷十六中有一篇题为《诀世语七首》的诗。诗中,汤显祖吹响了破除丧葬陋俗的号角。简要地说,汤翁的丧葬观是摈弃繁文缛礼,节俭办丧事,具体说来就是要后辈做到“七免”。
一是免代哭。汤显祖在这首诗的小序中认为,儿女孝敬,当然会对长者逝去而痛哭流泪,这是性情中应有之事,他反对的是请人代哭的
-
动机与选择 《紫钗记》排演读解
-
作者:郭宇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紫钗记》 排演 上海昆剧团 读解 “临川四梦” 汤显祖 “梦” 艺术家
-
描述:排演《紫钗记》的初衷,源于做全汤显祖临川四梦的构想,这也是上海昆剧团一个多年的梦。被誉为第一流剧团、第一流演员、第一流剧目、第一流演出的上昆,如今如何再度通过动作予以印
-
同是“独坐” 心境有别:三首咏孤独诗读札
-
作者:谢圣婷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孤独者 心境 表现手法 虞集 王维诗 秋瑾 真理 情感世界 人生体验 现实性
-
描述:作为现代生活中几种意义的体验之一,孤独是有其现实性和深刻意味的。在孤独中,人们反躬自省,直面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以前长期不甚明了的真理现在却变得一目了然了;以往对事物的谬见如今也清楚地现出原形。
-
牡丹亭上三生路昆曲600年的现代化与复兴记者吴久久
-
作者:吴久久 来源:东莞时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从9月24日到26日,青春版《牡丹亭》第一次全本在广州上演,观者倾城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记者 吴久久 摄
【写真·普天乐】不因他福分难销,可甚的红颜易老?论人间绝色偏不少
-
用苏州话表述杜丽娘,真的很过瘾——坂东玉三郎上海演绎《牡丹
-
作者:王寅 黄艳 来源:南方周末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苏州话真的太难了,还好我不会普通话,反而少了道障碍。当我在舞台上用苏州话表述杜丽娘时,真的很过瘾。”坂东玉三郎说。 图/南方周末记者 王寅
排练中的坂东图/南方周末记者 王寅
-
中日版《牡丹亭》推介会开进日驻沪总领馆-坂东玉三郎现场演“
-
作者:暂无 来源:苏州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记者 杨帆)今年是《中日文化交流协定》签订三十周年,中日版昆曲《牡丹亭》演出作为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项目得到了多方关注。昨天,中日版《牡丹亭》推介会在日本驻沪总领馆举办,日本驻沪媒体、企业、商社以及上海诸多艺术院校、团体的代表出席推介会。在推介会上,日本著名歌舞伎大师、中日版《牡丹亭》中杜丽娘
-
日歌舞伎大师两年变身“杜丽娘” 坂东玉三郎13日亮相苏州,
-
作者:暂无 来源:天天新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坂东玉三郎演绎的杜丽娘眼波流转,动人心魄
清秀的扮相、婉转的唱腔、地道的苏白,眼波流转不胜娇羞——素有“日本梅兰芳”雅号的歌舞伎大师坂东玉三郎将带着他的新作《牡丹亭》,在昆曲的发源地
-
艺术不负有心人:和日本歌舞伎艺术大师坂东玉三郎同台合作
-
作者:方建国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日本歌舞伎 艺术大师 中国戏曲艺术 合作 《杨贵妃》 《牡丹亭》 艺术家 苏州
-
描述:2008年的春天,是一段难忘的日子。苏州到处桃花盛开,而日本京都也是樱花烂漫,就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里,中日版《牡丹亭》和中文版歌舞伎《杨贵妃》在日本古城京都南座剧场成功的演出了25场,场场爆满。日本观众含着激动的泪水久久不肯离去。他们的掌声是献给中国昆曲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