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鬼戏的思想和艺术价值
-
作者:赵树春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价值 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汤显祖 聂小倩 封建社会 思想家 杜丽娘 窦娥冤 论衡 唯物主义者
-
描述:了,属于人的精气的思想,意识,行为也就消灭了,怎么会有鬼?这是从人的生命现象论证了鬼是不可能存在的。王充还从人的心理上加以说明,他在《论衡·订鬼》篇中这样说:“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不病则不畏惧。故得病寝衽,惧畏鬼至;畏惧则存思(思想活跃),存思则目虚见(出现“幻觉”、“幻象”)。”这就是说世人传说的鬼,是人在病中或高度恐惧中所出现的幻觉、幻像,不是什么真
-
戏曲大舞台
-
作者:黄蕾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初一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 梁山伯与祝英台 舞台 语言 昆曲 牡丹亭 文章 父亲 记忆 描写
-
描述:然后就其主要情节,发挥自己的想象,编写小故事;也可以直接描写看到的一出戏曲演出,写出观后感。但要注意再
-
论明传奇「画中人」的情节结构:以《牡丹亭》、《梦花酣》、《
-
作者:陈家莹 来源:辅大中研所学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奇 戏曲 牡丹亭 梦花酣 画中人 情节结构
-
描述:画中人」本事,并以画像的绘制、收存及重现为主轴,分析三部传奇之情节结构。
-
一曲以情反礼的青春颂歌
-
作者:徐子方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戏曲 中国 文学研究 牡丹亭
-
描述:一曲以情反礼的青春颂歌
-
都只为风月情浓:《红楼梦》与戏曲的不解之缘
-
作者:郑梦初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西厢记 戏曲 昆曲 牡丹亭 寻梦 中国传统文化 杜丽娘 曹雪芹 审美意蕴
-
描述:系在了一起,成为了当前的一个文化热点。
-
西谛所藏善本戏曲题识
-
作者:郑振铎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6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 善本 李卓吾 二十年 琵琶 牡丹亭 元明杂剧 种曲 附图 插图
-
描述:今年十月十七日是郑振铎同志遇难的三周年。我们商得郑夫人高君箴同志和北京图书馆的同意,特将他的遗作两篇发表在这里,以志悼念。
-
半场青春《牡丹亭》
-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青年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第一现场》
不记得自己已经看过多少场次《牡丹亭》,南昆、北昆、苏昆,只要有机会,就一遍一遍地赶场,听口齿发落,看排场身段,“玉茗堂上三生路,人间没个安排处”,也许就是因为现在的人间
-
青春长伴《牡丹亭》
-
作者:暂无 来源:华东新闻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记者吴焰摄 7月2日到4日,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在苏州召开期间,一台集中了苏、浙和港、台一流戏剧力量排演的上中下三本“青春版”昆剧《牡丹亭》在苏州开明大戏院连演三晚,以其既精致传统又青春亮丽
-
青春话剧《牡丹亭》
-
作者:暂无 来源:京华时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上餐时间:2011年1月28日、29日 晚7:30
2011年2月11日-2月14日晚7:30
上餐地点:繁星 贰剧场
原餐费:380/280/150/50(学生票)
现单:50元起
抢餐时间:2011年1月11日 12:00:00-12:15:00
菜牌:四百年前,一伟大的文人汤显
-
《牡丹亭》今晚再现青春
-
作者:暂无 来源:武汉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报呼吁不要拍照文明观剧
今晚,青春版《牡丹亭》将在武汉剧院拉开一连三晚的演出大幕,陪伴观众度过五一小长假。
剧本只删不改
这次《牡丹亭》的剧本经过内地、台湾和香港众多昆曲艺术家的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