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吴宏聪教授的《吴宏聪自选集》
-
作者:古大勇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术意识 理性原则 二元方法 学术境界
-
描述:《吴宏聪自选集》具有准确敏锐开放前瞻的学术感觉、学术意识与可贵的学术勇气;顾及全篇全人、坏处说坏,好处说好理性辨证批评原则;宏观把握与微观细读相结合的方法论;融合生命体验的学术境界。
-
吴炳煌教授治疗失眠六法经验总结
-
作者:龚德贵 王志福 来源: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炳煌 吴炳煌 针灸 针灸 失眠 失眠 经验 经验
-
描述:失眠,循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不盛不虚以平补平泻之原则而施治。临床补法操作时,重推轻刮针柄,手法
-
沈凤阁教授温病教学经验举要
-
作者:马健 来源:中医教育杂志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温病学 沈凤阁 经验举要 卫气营血 教学经验 血液流变学 研究思路 证候 病理形态学 教学内容
-
描述:沈凤阁教授温病教学经验举要
-
吴炳煌教授针刺治疗面瘫经验撷要
-
作者:黄冬娥 吴强 陈传江 来源:中国针灸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针灸疗法 面神经麻痹/针灸疗法 针刺穴位/解剖学和组织学 针刺穴位/解剖学和组织学 名医经验 名医经验
-
描述:本文介绍了吴炳煌教授在针刺治疗面瘫时,妙用面神经解剖、病理知识,依面神经分布优选穴位、依面神经走行抉择针刺手法、依病理变化决定刺激量及根据受损部位判断预后4个方面独特的诊疗经验。
-
吴炳煌教授徒手急救法临床经验介绍
-
作者:洪昆达 万甜 王林林 吴明霞 来源:中国针灸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急救 名医经验 吴炳煌
-
描述:介绍吴炳煌教授徒手急救法的取穴及操作要点,内容包括昏迷急救法(虚脱、昏厥、血晕、晕针、晕灸或休克等),手法镇痛、镇咳止喘法(包括腹痛、呕吐、腹泻、头痛、牙痛、痛经、腰痛、落枕、咳嗽及哮喘等),并列
-
心理学教授黄希庭来泸州做学术报告
-
作者:韩光惠 来源:泸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理学 中小学生 黄希庭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学术报告 学习障碍 直接影响 心理健康问题 离家出走 交际障碍
-
描述:全国著名的心理学专家、西南师大著述颇丰的心理学教授黄希庭先生,日前专程应邀来泸,为泸州四县两区的300多名中小学骨干教师,做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报告。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直接影响到学校
-
吴炳煌教授治疗周围性面瘫经验特析
-
作者:谢怡琳 吴炳煌 来源:针灸临床杂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周围性面瘫 针灸 针灸 吴炳煌 吴炳煌
-
描述:改变原发病进程,也有益于面瘫的恢复。临床上,吴老师常常通过追述患者的病史、体征检查或结合辅助检查,获悉病人的病因,例如:周围性面瘫患者在患病之前常伴有病毒感染的前驱症状,即先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耳后疼痛的症状,13天后出现面瘫者多与病毒感染有关;患者在受寒、淋雨或吹冷风后出现该病亦考虑和寒冷因素有关;部
-
吴炳煌教授对运耳术的学术见解和临床经验
-
作者:张学君 来源: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炳煌 吴炳煌 运耳术 运耳术 学术见解 学术见解 临床经验 临床经验
-
描述:耳穴是耳廓皮肤表面与人体脏腑、经络、组织器官、四肢百骸相沟通的部位,也是脉气输注所在,临床运用极广。吴炳煌教授是福建中医药大学名老中医,原福建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主任、福建省针灸学会会长,在长期的临床
-
独辟蹊径,高屋建瓴:李华瑞教授《王安石变法研究史》读后
-
作者:郭志安 来源:宋史研究论丛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论文更是多达千余篇,这一事实本身就印证了这
-
杨炳初教授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经验
-
作者:王兵 霍清萍 王宇新 来源: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胃炎 慢性萎缩性 中医药疗法 临床经验 杨炳初
-
描述:杨炳初教授从医40余年,学术上崇尚《内经》、张仲景、李东垣、张景岳、叶天士等对脾胃的理论阐述和诊治经验,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及伴发的肠腺化生、不典型增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临床疗效显著[1